軍最有話語權的武將,甚至比離開此地前的毛明山的分量還要重。
隨著毛明山的離開,以及魯監國的冊封,再加上王江在性格偏弱勢的原因,陳文在整個大蘭山明軍的餘部之中的地位實際上已經可以和王江旗鼓相當了。在分工上,也是由陳文負責軍事上的一應事務,而王江負責整個大蘭山系統的後勤的雙元制,較之王翊時代的大蘭山明軍在主事之人分工上還要明確。
如果僅僅如此的話,到也沒什麼。只是明朝的那個用以防止人臣做大威脅皇權的祖制——大小相制的存在,使得陳文在這其中開始變得有些束手束腳起來。
根據大小相制的原則,陳文作為大蘭山明軍系統的一員,擁有絕對權利的只有那支軍官權利受限而無法完成封建化的南塘營。至於後營,亦或是其他大蘭山明軍的部隊,陳文也是擁有臨陣指揮的權利,僅此而已。就像承平時總兵只是直管正兵營,而奇兵營、援兵營、遊兵營之類營頭則是歸副將、參將、遊擊等軍官直領一樣。
毛明山還統領著後營時,陳文從來沒有覺得這支軍隊將會是一個礙眼的問題,因為那時的後營還能保持大蘭山明軍不擾民、不害民的傳統,和他的南塘營尚屬於同類。
可是毛明山走後,尤其是隨著那件擾民事件的發生,這支同系統的明軍便越加的不遭陳文待見,甚至在潛意識中認定他們不過是一群異類罷了,就連南塘營的軍官士兵中也存在這樣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