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部分

刁民所欺的。就算是將軍顧及不到,我等弟兄也都還在,誰敢欺上門來先得問問我等答不答應!”

“那奴家就放心了。”

寒暄了幾句,安有福便把柴火砍了,又把水缸挑滿,才匆匆的趕回軍營。

屁股上還有傷,看來明天是不能和那幾個同袍一起喝酒了,對於明天的假期,安有福的計劃還是趴在床上養傷,畢竟放假結束就要開始第二階段的訓練了,那時的訓練任務更重,弄不好就又得被打得下不了床……

第十一章 王命(下)

吃過午飯,有家室的將士們紛紛離開了軍營,回到家中享受這一天的假期。檢查了一遍衛戍情況,陳文便回到了房間,開始根據第一階段的訓練成果修改下一階段的訓練計劃。

第一階段的訓練內容之中,針對新兵的主要是為了加強新兵對於軍法條例的認識和理解、使其能夠聽懂軍令和金鼓、透過講述軍史和四明山殿後戰的戰史提升新兵的信心和忠誠、以及強化新兵的體能。從訓練結果來看,前幾項都還不錯。

南塘營的軍法條例很多,戰後又進行了一些增減,雖然看起來數量繁多,但是如果聽從軍官的命令,並且能夠融入到袍澤之中,基本的日常條例一般是不會觸犯到的,而那些戰陣的軍法此刻則還看不出成效。

至於金鼓號令,南塘營規模不大,所以陳文始終沒有像其他明軍那樣使用繁複的旗語,更多的還是靠金鼓和一些簡單的旗語來指揮戰鬥。由於需要學習的本也不多,在各隊抽查的時候大多新兵也都能夠知道旗語和金鼓的含義。

訓練期間,陳文組織了一些在殿後戰中表現優異的軍官和士兵進行宣講。一場慘敗的大背景下,面對五倍於己的清軍綠營精銳,南塘營為掩護百姓撤離四明山毅然殿後,戰鬥幾經波折,最後明軍迎著清軍的炮火將其擊潰。

這樣的故事本就是百姓最為喜聞樂見的,尤其是這場戰事還就發生在他們的眼前,不光百姓愛談論,就連說書的先生也專門編了新的段子,進而迅速的在天台山地區傳播開來。

雖然這些新兵並沒有親眼見到,但是他們卻幾乎都來自那些得益於南塘營擊潰清軍才能倖免的百姓。眼下聽著這些戰鬥英雄的講述,更是熱血沸騰,此後的訓練也更加能夠吃苦耐勞,效果倒還算不錯。

鑑於洗腦工作的必要性,陳文琢磨著是不是折騰一支文工團出來,以著評書、戲劇等表演形式進行宣傳,以達到激勵人心的效用。

內容也大可不必全部用南塘營的,這個時代的一些英雄的故事也可以使用,還有其他朝代漢家英雄反抗蠻夷侵略的故事更是可以廣為宣傳,就像他曾經在大蘭山下講古時那樣,以夷夏之防和漢家英雄的故事來宣傳民族主義思想是很有必要的。

只不過,此間由於尚沒有穩定的根據地,這支軍隊都快養不起了。經濟基礎不存在,這個可行性很高的計劃暫且也無法提上日程,看來還是再等半年吧。

與這些成效顯著的訓練專案不同,體能訓練在區區半個月的時間內根本顯露不出什麼,再加上由於經濟問題,肉類攝入比例的降低,這批新兵在體能的強化速度上勢必無法和當年在大蘭山老營每天一個肉菜配合訓練養出來的老兵相比。不過暫時也只能這樣了,畢竟經濟上並不允許如此。

相比這些新兵,老兵就要簡單多了,沒有獲得晉升的依舊保持其在佇列中的位置,獲得晉升的則只要能夠適應新的位置即可,條例、軍令什麼的他們都明白,所以要比新兵輕鬆的多。

接下來便是第二階段的訓練了,陳文思慮了片刻,覺得體能訓練還是要繼續抓,而這階段的訓練也加入了武器裝備的使用,應該還會暴露出更多的問題,就像上次擴軍時一樣,尤其是鳥銃的使用,需要嚴加註意。

陳文將這些抄寫下來,準備明天晚上軍官全部回營後進行商討。抄寫結束,不知不覺已到傍晚,由於張俊回家去了,他便命一個新來的少年親兵去把齊秀峰喚來。

沒過多會兒,齊秀峰便跟著那少年親兵來到了陳文的面前。上次那樁弊案後,齊秀峰由於監管不力被處以罰俸、革職和杖責這三項處罰。軍需官的職務已經改由孫鈺接任,齊秀峰養好傷後便被陳文安排在了孫鈺之下,協助管理軍需。

這樣其實本不合理,只是現在他手中能用的讀書人實在太少,而老營的那些官吏也都在王江麾下。雖然由於根據地的陷落,這些老營官吏再沒了以前的事務,但是這上萬的百姓現在還處於大蘭山明軍的監管之中,他們手中的事務已經不少,陳文能把孫鈺要來已經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