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走後,陳文只用了一句強扭的瓜不甜便堵住了王江的嘴,隨後便向他辭行,準備去幫助俞國望練兵。
本來陳文對於徹底改造一支封建軍隊還抱有很大的疑慮,是否前去幫助俞國望練兵也始終充滿了懷疑之情,只不過此刻發生的這一切卻使得他轉變了一些固有的思維。
誰說練兵就一定要練成南塘營那樣?
只要能夠提升一些戰鬥力不就可以了嗎?
封建軍隊的尾巴不割就不割了,反正以後也不是他在指揮,就算他割除掉了,俞國望就能始終的貫徹下去?
既然如此,那麼辦法就非常簡單了。
隨俞國望來到他的老營,陳文便要求所有軍官和士卒在校場集合,徹底檢查了一遍吃空餉的情況,情勢不容樂觀,若只是吃空餉也就罷了,更可氣的是這些軍官養出來的親兵、家丁在戰鬥能力上也實在不怎麼樣,真不知道是他們根本不會練呢,還是沒有吃到位。
眼見於此,回到俞國望的房間後,陳文直言不諱的挑明這支天台山明軍根本不可能編練得如南塘營那般,無論是建制,還是戰鬥力,都無法達到,並且擺明了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便是吃空餉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俞國望則表示他也無能為力。
眼見於此,陳文便從懷中掏出了一打稿紙,將其推到了俞國望的面前,而這就是他用以強化這支明軍戰鬥力的應對之策。
第九章 擴編
接過陳文的稿紙,俞國望一頁頁的細細品讀,只是越讀到後面越顯得迷惑。
陳文的稿紙上是一種陣法的編制構成、武器樣式和操演方式的詳解,只不過根據這些舊式軍隊的一些特點進行了一定的修改。可是讓俞國望迷惑的是,這個看似簡單的陣法在使用上似乎和這個時代的軍隊有著很大的差別。
看完了一遍,俞國望沒有去向陳文尋求解答,而是將稿子翻來覆去的重新看了幾遍後,才將依舊無法理解的問題向陳文尋求答案。
“陳將軍,這鳥銃為什麼……”
俞國望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而陳文則乾脆拿筆墨在紙張上進行推演,來將俞國望的迷茫一一解開。
直至深夜,早已哈欠連連的陳文才將俞國望的不解徹底消滅,而一向有著早睡習慣的俞國望卻依舊精神百倍,甚至是興奮不已,此間更是一下子站了起來了,躬身向陳文行了一禮。
“老夫在此謝過陳將軍大恩,日後陳將軍但有需要,老夫便是砸鍋賣鐵也一定為陳將軍辦到。”
“您這是折煞末將了。”說著,陳文便連忙起身相扶。“這個陣法到底好不好用,還要看看實際操演的結果。”
俞國望的反應很是出乎他的意料,只是陳文並不知道,這個在他眼中缺點重重的陣法,在俞國望看來卻必定是陳家的家傳絕學,否則怎麼會如此不合常理卻暗合兵法之道呢。尤其是想到陳文的祖上還是皇明開國名將岐陽王李文忠的中軍親將,這東西也很可能是李文忠當年的設想,就更讓俞國望感到由衷的欣喜和敬佩。
接下來的幾天,由於效果的不確定性以及這個陣法對於俞國望所部現有兵器的特殊要求,陳文只是挑選了俞國望直屬的一支小部隊進行操演。由於兵刃的改良和作戰方式的差異,從最初開始這支操演部隊就顯得非常不適應這個陣法,只是在陳文的赫赫威名和俞國望的強力壓制下,這些軍官和士兵也只得聽從陳文的指使來訓練陣型。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軍官和士兵們也逐漸的適應了這個全新的節奏,整個陣法的優勢也逐漸顯露出來。而成績的提升也同時帶動著這些將士們更加專心致志的演練陣法,進而實現陳文所要求的那些標準。
直到最後一日,在陳文的要求下,這支樣板部隊和一支俞國望所部比較精銳的舊式軍隊進行了而一場模擬比試,而結果卻是幾乎碾壓式的勝利,甚至有些讓陳文想起了當初在大蘭山上的那場比試了。
看著已經欣喜若狂的俞國望和那些滿眼崇拜的軍官士兵們,陳文在謙虛的同時心中不住暗笑。
“一場鳥銃不能實彈射擊的比試,這個山寨版的陣法其優勢不過是一寸長一寸強而已,真是勝之不武。至於真正能發揮出幾成的效果,還是要看這些軍官和士兵在戰場上的發揮了。”
收穫著恭維和崇敬而熾熱的目光,陳文在第二天便離開了俞國望的老營,返回大蘭山老營的臨時營地去擴編他的南塘營。當然,隨著他一起離開的還有俞國望贈送的三百支鳥銃和十幾車火藥,感覺打土豪都沒有這樣的,真是好人有好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