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科的援軍趕到後,掃蕩的範圍更是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比如臨江府、瑞州府,甚至是袁州府,都將成為明軍的打擊目標。
就在南昌光復的當日,經過了幾天的“進攻”,圍困廣信府稜堡的稜堡的明軍也順利的抵近到了稜堡東南的那一座半月堡的城下,只是這個抵近的方式顯得有些不太正常。
自城頭向下看去,這幾日下來,明軍並沒有如劉光弼和卜世龍所預測的那般挖掘地道,反倒是不斷的挖掘露天的壕溝。這樣一來,稜堡外層的木樁、矮牆和衝擊坡登時就沒了用處。更可氣的是,這些壕溝的走向也很奇怪,並非是直直的通向主堡或是半月堡,而是先斜斜的向前挖掘,待到達一定距離後,開始向左右延展,而後繼續斜向挖掘,再左右延展,看上去就像是一個“之”字寫在了半月堡城下,一個連著一個,越寫越多,而且越寫就越是向前。
半月堡上,清軍駐有一系列的大小火炮,以及部分使用鳥銃和冷兵器的清軍,當劉光弼的殘部退入到稜堡後,作為主堡外部據點和掩護的半月堡也加強了兵力,再加上每個半月堡背後的護城河上的吊橋可以通往主堡,可謂是進退自由。
然而,明軍的距離越來越近,半月堡本就要矮上主堡許多,明軍如果從這裡蟻附攻城的話,根本不需要爬多高。一旦想到這裡,半月堡的守軍越加的惶急起來,就連主堡上的劉光弼和卜世龍也再沒了喝酒、聽曲的閒情逸致,輪流在城頭上守值,以防萬一。
“軍門,其他各半月堡外的壕溝有快有慢,可是這一面的卻已經距離不過二十來步了,這可如何是好啊。”
炮擊,顯然是沒戲,主堡和半月堡上的火炮著實不少,佛郎機、大將軍炮、虎蹲炮、發,就連紅夷炮的數量也不少,銅製的、鐵製的、甚至還有鐵芯銅體的,奈何這些火炮都是直射的加農炮,長管短管的都有,但是用來轟擊這種之字形壕溝卻是完全使不上力氣。
浪費了一堆炮彈和火藥後,明軍也只有在炮擊時才會稍微停下來,掘進的速度因此而出現微乎其微的影響,待炮擊過後,這些躲在壕溝內的明軍又開始繼續掘進,依舊故我。
幾輪過後,清軍也不費勁了,浪費炮彈和火藥對於他們這種守軍來說乃是浪費生命,衝出去到壕溝裡與明軍野戰,他們也不敢。就這樣,幾天下來,明軍越來越近,直到今天才算是告一段落。
“稜堡裡的韃子聽著……”
正說著,豈料一個拐了彎的鐵皮喇叭從壕溝裡立了起來,緊接著明軍就幹出了一件他們更加看不明白的事情。
“稜堡裡的韃子聽著,久聞賊將劉光弼乃是漢軍旗裡有名的勇將,奈何自永六年至今,多番交鋒卻回回棄軍潛逃,有失武勇之名。今天給你們個機會,讓劉光弼那個廢物滾出來,跟咱們浙江教坊司裡的舞姬較量較量武藝。若是不敵,就把這個穿上給咱們跳個舞,就饒你一條狗命;若是你這廝僥倖勝了,咱們就給爾等放出一條路,決不食言!”
說著,旁邊的一個明軍甚至還用長矛挑起了一件粉紅色的肚兜,並且一口咬定這個顏色肯定適合劉光弼。
“軍門,這是激將法,不可上當啊。”
“我知道!”
在清軍中效力多年,劉光弼早已是赫赫有名的大帥,江西一省的提督軍門,可是如今卻困在這個稜堡裡面,被明軍如此戲耍,著實將他氣得不行。可是他也知道,將不可因怒而興兵,這是兵家至理,只要想明白了他一旦出戰,無論是勝是負,明軍都是賺的,他也只得強壓著火氣,繼續看明軍接下來還有什麼手段。
城下的明軍喊了幾次,主堡那邊果然按捺不住了,開炮向那片壕溝射了一炮。命中倒是沒有命中,不過明軍在罵了兩句懦夫後也不再喊了,反倒是在這一段時間裡,最前排的壕溝裡卻已經蹲滿了明軍。
“動手吧。”(未完待續。。)
第九十八章 質變(七)
“動手吧。”
將旗一擺,但見一顆旗花飛上了天空,最前面那條壕溝裡的明軍們幾乎是每隔著一個人就從布袋子裡掏出了手榴彈,用火摺子點燃後,隨著一聲暴喝響起,登時就向著半月堡的方向扔了出去。
半月堡本就不高,與明軍之字形壕溝的距離也不不過區區二十來步,也就是連三十米都不到。用雲龍兄的話說:就是個娘們兒,也能把手榴彈扔進環形工事裡!
明軍如今裝備的手榴彈還屬於那種傻大笨粗的中空鐵球,但是這些擲彈兵卻也都是臂力過人的老兵,經過了長時間的訓練,這個距離那是輕而易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