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圍獵發明了一種戰術,叫做莽古歹戰術。蒙古人面對重步兵結陣時,就是透過輕騎兵的騷擾打亂重步兵的戰陣,然後用重騎兵衝鋒徹底擊敗對手;而面對重騎兵時,一樣是用輕騎兵騷擾,引誘重騎兵衝鋒,然後用速度的差距拉開距離,就像放風箏一樣,如此往復,直到對方重騎兵馬力不足時,再由重騎兵衝鋒結束戰鬥。”
這個戰術是陳文從論壇上看到的,至於是不是這樣用,他並不清楚。
“原來是這樣啊。”李瑞鑫猶豫了片刻,說道:“那麼……”
在陳文回答了這個問題後,李瑞鑫接著又問了三、四個問題,有的陳文馬上就做出了回答,而有的則是考慮了一會兒才交出答案。不過,成績看來都還算及格。
終於,李瑞鑫拿出了他最後一個問題。
“陳先生,如果對方戰陣輕重步騎四種兵種齊全,應當如何應對?”
這個問題就要困難很多了,陳文思考了片刻,回答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已經不是理論那麼簡單了,而是到了考量主帥能力的時候。”
“這樣啊。”這個答案顯然不足以說服李瑞鑫,而他的臉上也流露出了一些遺憾。
看到了李瑞鑫的神色,於是,陳文再度變身為充滿了正能量的新青年,就像他曾經面對胡二時那樣。
“我曾經考慮過這個問題,本人學習兵法是半路出家,也沒有上過陣,面對戰場經驗豐富的武將時肯定會吃虧。所以我的辦法是建立一個贊畫軍務的團隊,透過對天時、地形、武器射程、裝具和兵種搭配等影響勝負的條件進行估算,然後利用眾人之智來壓倒那些身經百戰的良將。”
陳文口中的贊畫軍務的團隊其實就是近代軍隊的參謀制度,近代軍隊憑藉著這項制度完成了指揮體系的蛻變,而其中的參謀系統就是軍隊的大腦。
傳統軍隊是憑藉統帥自己一個人忙活,所有的資訊都在統帥一個人身上匯總,由他自己制定方案,決策方案,監督執行方案。而參謀體系把統帥解放出來,使其重點思考戰略決策,參謀來負責方案設計,執行統帥意圖,從而使精密如機器的近代軍隊成為可能。
此言一出,李瑞鑫立刻陷入了沉思,而思考的結果卻是他越是想下去就越覺得激動不已。
從他的父親成為黃得功營中的一個把總開始,李瑞鑫便在黃得功帳下效力。黃得功武勇過人,始終是他的榜樣,而他也渴望有一天可以像黃得功一樣憑藉著自己武勇封侯賜爵。
黃得功死後,隨著榜樣的消失和家人的失散,他便陷入了痛苦和迷茫。這麼多年了,他見過很多武將,但是在他眼裡卻沒有人能夠比得過黃得功的,所以他也再沒有為任何人效力過。
可是今天晚上發生的這一切,卻著實的讓他大開了眼界。
作為親兵,李瑞鑫很清楚黃得功只是粗通兵法,更多的是靠著武勇戰勝敵人,而這也是對於這個時代的武將而言最簡單也最常見的辦法。
但是,今天陳文的一席話,卻讓他明白了,為什麼歷來智將要比勇將的評價更高。想想歷史上的那些智將只憑著一己之力就能把敵人溜得團團轉,幾乎沒有什麼傷亡就能戰而勝之,他就已經無法抑制心中對於那些智將的崇拜。
可是眼前這個人雖然沒有什麼武藝,也沒上過陣,但是其不僅只靠讀書就總結出了戰場經驗,竟然還想出了建立團隊來透過廟算戰勝對手的設想,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智將嗎?
無論答案是否如此,都讓他感到不寒而慄。
李瑞鑫知道,按道理,這都是陳文未來在將來用於掃平群雄的不傳之秘,可是他卻願意毫不猶豫的告訴了自己,這讓李瑞鑫的心中油然而生了一種名為士為知己者死的情感。
“陳先生,您的才智實在是,實在是”說到這裡,李瑞鑫已經有些語無倫次了。“我相信您可以在威遠侯麾下得到重用,我也相信您能夠報仇雪恨,我更相信您一定可以親手終結亂世、開創太平。”
即便如此,只是李瑞鑫心中還是不太贊成陳文去投效鄭成功,他覺得陳文這樣的人應該自立門戶,而不是寄居於他人門下。
看著李瑞鑫那炙熱如火的目光,陳文長舒了口氣,這鍋肉終於可以入口了。
這一晚上,他從編造那個悲慘的愛情故事以拉近距離開始,到後來靠著兵種相剋理論和近代參謀制度才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肯定,實在是不容易啊。
陳文覺得,這廝如果再問下去的話,他很可能就沒有那麼容易回答得出來了。
“那麼,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