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五級,所領之兵共斬首十二級。”

“至正二十五年,張士誠派大將李伯升領二十萬大軍進攻新城,岐陽王領兵來援,駐紮城外十里處,與城池互為犄角。次日,大霧瀰漫,天色昏暗,岐陽王于軍前立誓:國家之事在此一舉,我不敢貪生而死於三軍,聞言士氣大振。及戰,岐陽王領中軍,衝殺在前,敵軍遂以精騎圍困之,岐陽王不為所動猶自拼殺。正當此時,處州援兵抵達,兩廂合力,張士誠軍大敗,斬首數萬,主帥李伯升僅以身免。”

“此戰,陳三四領精騎數十護翼於岐陽王身側,岐陽王為敵軍圍困之時,陳三四一邊護衛主帥,一邊試圖領部下殺敵,浴血奮戰,身背十三創猶死戰不退,終助岐陽王取得全勝。”

“戰後,陳三四被任命為百戶,領岐陽王中軍一部。也是在這一年,他迎娶了一位同僚的妹妹,到了轉年,更是有了他一生中唯一的兒子。”

故事講到現在,一個窮困潦倒的賣炭漢子,憑藉著忠誠、機智和武勇,一步步獲得升遷,終於成為了中下級軍官,也擁有了妻室和傳承姓氏的長子,而這也是在明朝很多軍戶或是底層百姓心中最為典型的勵志故事。

而他的故事顯然還沒有結束,至少打穀場內聽著陳文講古的人們還希望故事中的漢子會繼續獲得晉升,因為這個故事的主角和陳文曾經講述過的很多英雄都大有不同,他貧寒的出身給了這些社會底層的百姓更強的代入感。

“至正二十六年,高皇帝討伐張士誠,岐陽王受命進攻杭州作為牽制。待岐陽王進入杭州城後,下令:擅入民居者死,並以百戶陳三四為鎮撫,監督軍紀。時一兵強借百姓炊具,陳三四立縛之,行至城中鬧市,斬首示眾,杭州百姓遂安。此後,岐陽王獲軍三萬,糧二十萬,大多得益於陳三四斬兵安民之事。”

“洪武二年,岐陽王從開平王常遇春出塞討伐元順帝,得勝回師至柳河川時,開平王得病暴斃軍中,岐陽王遂代掌全軍。行至太原時,聞大同告急,引兵出雁門關,駐紮白楊門。元兵趁夜偷營,岐陽王屹然不動。至天亮,元兵大至,岐陽王以陳三四等部將領兩營兵誘敵進攻,待敵軍疲敝,自左右殺出,大破敵軍,俘斬萬餘人。戰後,陳三四積功升至千戶。”

“洪武三年,岐陽王奉旨北伐,行至半路,聞元順帝已死,其太子新立,遂統軍兼程前往應昌。偽太子聞訊逃竄,岐陽王俘其嫡長子及后妃、宮女、諸王、將相官屬數百人,並以精騎窮追至北慶州而返。此後數戰,俘元軍逾五萬人。此役之後,陳三四晉升為衛指揮僉事。”

“洪武五年,岐陽王再次奉旨北伐,韃子聞風而逃。岐陽王令部將韓政守護輜重,親領大軍,每人攜帶二十天糧草,追擊元兵。至土剌河,終於追上元太師蠻子哈剌章。韃子見王師已至,連忙向阿魯渾河退卻。”

“待岐陽王引兵追至阿魯渾河,韃子數量陡然增多。岐陽王臨危不亂,帥軍發起進攻,激戰中,岐陽王戰馬中箭,落馬後猶自持寶劍與敵廝殺,後岐陽王重獲戰馬,更是殊死作戰,終擊潰敵軍,俘獲上萬人。”

“只是,在岐陽王落馬後,指揮僉事陳三四引兵回援,為保護岐陽王,最終還是戰死於他一生追隨的統帥身邊。”

講到這裡,故事的主人公終於還是沒有逃脫武人馬革裹屍的宿命,而這個忠誠勇敢的漢子也隨著故事的行進而深入人心,在得知他戰死的結局,打穀場內的眾人皆流露出了惋惜的神情。

眼見於此,陳文繼而說道:“阿魯渾河之戰,除指揮僉事陳三四外,宣寧侯曹良臣,指揮使周顯、常榮、張耀盡皆戰死,是故,高皇帝未予以賞賜。”

“而在岐陽王回朝後,高皇帝得知了陳三四這個忠勇的漢子的故事,遂下特旨:授指揮僉事陳三四之子陳有弟為昭信校尉,任職青州左衛百戶,世襲罔替!永樂二年,成祖皇帝遷青州左衛為天津右衛,這個世職便轉為天津右衛百戶。”

“至於故事中的這位指揮僉事陳三四便是在下的祖上,我家世襲百戶的軍職也是這樣得來的。”

英雄終得善果,這是所有人所樂於看到的。但是在陳文將最後一句話說出後,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震驚得無以復加,他們怎麼也想不到原來故事的主人公竟然就是每日前來講古,在他們眼中博古通今到了去做文官都會屈才的陳文。

這個故事是陳文根據戚繼光六世祖戚祥的經歷,在李文忠的年表中見縫插針編造出來的,是他為了將自身形象和其世襲百戶的身份立體化而製造出來的殺手鐧,同時還可以藉此達到一些他所需要達到的目的,可謂一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