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還夾雜著不少的蒙古韃子,漢軍旗的數量也無法與杭州駐防八旗相比,但卻有數倍於會稽藩的大軍。本王只問爾等,明日一戰,可有信心?!”
“末將等謹遵大王號令!”
………………
鄭成功號稱十七萬,實際上抵達鎮江的戰兵不過兩萬餘人,而且幾乎全部是步兵。這樣一來,清軍一萬五千大軍,半數是騎兵,哪怕江南水網縱橫,但是在這區域性的區域受到的影響其實很小,可以說是幾乎為零,勝算自然要高上很多。
第二天一早,管效忠提大軍直奔銀山而來,見明軍戰陣尚未佈置完畢,立刻傳下命令,騎兵分作五路,分頭衝擊明軍戰陣。
步兵需列陣而戰,騎兵則需要破壞掉步兵的陣型後才能展開追擊,將殺傷最大化。五隊騎兵盡出,其中人數最多的那一路便是管效忠親自指揮的那支江南江寧左翼四旗的騎兵,高達一千八百餘騎。
這些滿蒙的八旗軍精於騎射,策馬抵近到明軍弓箭射程之外,便是齊聲大喝三聲,以求先聲奪人的效果,對明軍造成精神上的壓力。吶喊過後,一千八百餘騎分作三個波次,策馬嚮明軍的中軍發起了衝擊。
雙方距離兩百步左右,策馬衝擊的同時,只見這些八旗武士在戰馬上熟練如吃飯喝水一般的拈弓搭箭,幾乎不需要任何人指揮,迎著明軍步弓的箭矢開始了射擊。
漫天的箭雨劃破天際,絕少有距離不足的,幾乎每一箭都進了明軍的戰陣,有的自士卒間的縫隙中穿過,插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