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5部分

的武藝上顯然是達到了對明軍步兵單兵上的碾壓,但也就是這些披著厚重鐵甲,即便是想要靈活的閃展騰挪都會受到影響的明軍重灌步兵卻藉助於戰陣的力量和日以繼夜的訓練,僅僅是憑藉著長槍突刺這一單調乏味到了極致的攻擊方式就輕而易舉的壓制住了清軍的突擊。

眼見著攻勢轉瞬間就被遏制住,明軍的密集戰陣讓這些清軍極其的不適應,雙方的交換比根本不用看就知道會是個什麼樣子。這樣下去肯定不行,濟爾哈朗很是清楚,無論是從劉成口中,還是從那些與江浙明軍交鋒過的清軍將領們的口中,他對明軍的戰術並非一無所知,缺少的只是真正的親身體會。

很快,列成一直長蛇陣的清軍很快就開始嚮明軍方陣與方陣之間的間隙移動。這之間的距離不小,畢竟是以局為單位的空心方陣改為以哨為單位的方陣,兩前兩後,覆蓋面降低了足足有一半之多。

清軍在第一輪攻擊沒能奏效後,在正面很快就進入到了守勢,擺出了防守反擊的佈置。而明軍戰陣的間隙,卻不斷的向內部延伸隊形,試圖將明軍的戰陣間的縫隙填充起來。

一旦填充完畢,最少是三面受敵,牽一髮而動全身,明軍的方陣更別想有任何移動的念頭。而清軍這邊,則可以不斷的發起進攻,從而徹底擠垮明軍的方陣。

如此戰法,傷亡絕不會小,但濟爾哈朗又何曾在乎過這些綠營兵的傷亡,只要能夠取勝,自是在所不惜。

明軍方陣之間的間隙過大,清軍肆無忌憚的向內部滲透,很快就與第二排的方陣接上了戰。包圍即將形成,甚至根本就不需要四面圍困,只要包圍三面,不斷的擠壓明軍的陣型就可以導致其戰陣的撕裂。

清軍似乎看到了勝利的希望,戰陣中的軍官無不以著各種各樣的方式激勵著部下的鬥志,至少在他們看來,明軍的戰陣從整體上已經出現了撕裂,只要將這個口子扯開,戰勝這支久負盛名的江浙明軍就不再是幻想了。

交戰的清軍還在儘可能的作著努力,這三路明軍不約而同的對此作出了反應。

無論是兩翼還是中軍,李瑞鑫、陳國寶和馬信的戰法如出一轍,每個營手中剩下的那個長槍陣編制的局一動不動,唯有火器隊與鴛鴦陣編制的局一起散開,匯入到每一個縫隙之間。轉瞬之後,這些部隊從口子的另一端進入,與清軍形成了空隙間的對峙。

火器隊上前,明軍的火銃手齊刷刷的對準了間隔中的清軍開火,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原本還要藉此分割明軍戰陣的清軍頓時就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最先進入間隔的清軍幾乎無一倖免,後續的部隊當即就亂成了一團。

有的想要嚮明軍的火銃手發起衝鋒,有的則想要退出去,可是就在這混亂的當口,明軍卻並沒有給清軍以喘息的時間,大隊的鴛鴦陣列陣而出。

狼筅、長槍、長牌、藤牌、旗槍、尖頭扁擔,這些從戚繼光那個時代就在狹窄的戰場上肆無忌憚的殺戮著倭寇、蒙古韃子甚至是後金軍的利器再度出場。在這場雙方僅僅是戰兵就投諸了不下十萬的野戰之中,在這片寬闊的狂野上,明軍以堅定的步兵戰陣人為的製造出了一條又一條狹窄的過道,而鴛鴦陣就是這狹路中的勇者,如利刃般刺進了清軍前出的軟肋之上。

鴛鴦陣在這一條又一條間隔之中,以狼筅開道、長牌掩護、長槍刺殺、藤牌突襲,幾乎是一瞬間就在清軍前出的部隊中開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口子來。

面對這種戰法,剛剛才遭受過火器隊三輪射擊的清軍完完全全是被殺了一個措手不及,想要反擊也根本組織不起來。面對鴛鴦陣的攻擊,他們又無法就地防禦,甚至就連後退也被後續的部隊堵住了去路。

鴛鴦陣自撕開的口子有節奏的將前突的清軍向左右擠壓,而此時,原本還如泥胎木偶般任由清軍進入間隔的方陣開始了針對那些遭受到擠壓的清軍的刺殺。

原本以為可以借明軍方陣之間間隙過大這個缺點來分割戰陣,現在這些間隔反倒是變成了擠壓清軍的血肉衚衕。清軍在取得了片刻的優勢後,才發現這原來只是一個誘餌。

戰局逆轉已經出現,明軍可以用這些間隔來驅趕潰兵,而後趁勢以更為靈活的鴛鴦陣突入清軍的戰陣。這只是時間的問題,濟爾哈朗想要依靠綠營來擊殺更多的明軍顯然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如今能夠指望的只有手中的八旗軍,以及圖海的那支只有幾百人的巴牙喇兵了。

不同於其他的中下級軍官,石大牛是從永曆四年就已經在陳文麾下作戰的老兵,階級是拖了後腿,但是資格甚老,人緣也不錯,對於很多事情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