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方落,陳文一劍砍向了嶽樂的脖頸。下一秒,人頭飛起,屍身轟然倒地。
“諸君,這,只是第一個!”(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二章 維谷
和碩安親王愛新覺羅*嶽樂,順治後期以親王身份主持議政王大臣會議,是當時滿清朝廷統治集團的核心人物之一。順治死後,嶽樂、傑書等率眾貝勒擁立康熙即位,待到康熙設法除掉已經做大的兩黃旗權臣鰲拜之時,也是嶽樂負責查處鰲拜同黨。
三藩之亂,起初聲勢浩大,嶽樂出征後,力主奪取江西,從而截斷了吳、耿二藩的聯絡,使得滿清在戰略上得到了主動權,繼而才有了將三藩及參戰的臺灣鄭家各個擊破的戰略可能。
清初政壇的重量級人物,長於戰略的帥才,雖說此間還缺乏必要的鍛鍊,但在江寧、杭州走上一遭就能看出自身的實力在戰略上採取守勢都未必能夠撐下去,所以才有了濟度組建更大規模的大軍南下。只可惜,沒等到濟度乃至濟爾哈朗,他卻已經死在了這場南明東南二藩發起的大反攻之中,也是悲催的不行。
誅殺了嶽樂,距離杭州也已經不是太遠了,帶上了該帶的東西,陳文便率領衛隊返回到了喬司鎮。
開戰之初的一萬三千八旗軍以及兩倍於此的輔兵,如今剩下的除了屍體就是俘虜,當然也免不了一些即將成為屍體的俘虜和時刻準備著成為屍體的俘虜。
民居是不準居住的,回到了作為臨時行轅的鹽課司衙門,陳文立刻就召開了軍議。
“大王,根據各部的匯總,我軍此戰斬首自和碩安親王嶽樂、蒙古正白旗固山額真議政大臣伊拜以下滿洲八旗一千零四十四級、蒙古八旗兩千一百八十九級、漢軍八旗三百二十一級。俘獲自額駙博爾濟吉特*班第以下滿、蒙、漢軍旗四千二百二十九人,輔兵兩萬有餘。繳獲兵器無算,戰馬不下七千匹……”
八旗軍一向是滿清立國的基礎,依靠滿洲八旗駕馭蒙古和漢軍八旗,依靠滿、蒙、漢軍八旗來威懾綠營兵,從而實現了一個男丁不過四五萬人的野蠻人部落征服七千萬丁的大一統華夏王朝的奇蹟。
這一戰,沒有綠營兵參與,斬獲的清軍戰兵皆是八旗軍,這可比斬殺十倍的綠營兵還要讓滿清心疼。
“把俘虜裡面的軍官都挑選出來,其他照例,準備送苦力營。”
挑出來的,自是有用。而那些送苦力營的,如今杭嘉湖在望,有的是活活累死他們地方。
繳獲的兵器基本上都是要回爐的,明軍用不上的自然也就沒有繼續存在的意義。唯有戰馬,這是陳文一向關注的繳獲,所以每次都要特別的提出來。
作戰與很多事情同理,講究的是一個避實就虛,江浙明軍的步兵強悍已極,此番甚至連擲彈兵都沒有出動就結束了戰鬥。而騎兵,經過了多年的鍛鍊,但比起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的蒙古八旗來說,個人的武藝和騎術上卻還是要稍遜一籌。
正因為如此,此番野戰,江浙明軍依舊是以步兵破敵,騎兵追擊兼擴大戰果的老節奏。不過這一次的大戰,參謀司的計算卻是從頭到尾,臼炮的射程、裝藥,戰陣的位置,鎮子裡的陷阱,一切的一切,可以說是將嶽樂這個清初戰略型帥才玩弄於股掌之中。
一戰勝之,清軍在杭嘉湖就徹底失去了最後的依仗,明軍自可以如入無人之境一般。是故,第二天一早,陳文就派出了前營北上,進軍湖州府,而他則繼續帥軍向杭州進發。
“大帥,可惜跑了劉良佐那賊,這下子李兄弟是要著急了。”
黃得功當年就是被劉良佐暗算的,若說仇恨,田雄什麼的對於李瑞鑫而言連給劉良佐**都不配。陳文當年在大蘭山答應過李瑞鑫,日後要幫他為黃得功報仇,此間劉良佐腳下抹油,跑得比嶽樂還快,要真的沒影子了,李瑞鑫原本的鬥志昂揚勢必會受到些挫敗。
“打個賭,一兩銀子,我說劉良佐那廝現在跑回杭州去了,你信不?”
“末將信不信不重要,可是大帥,您如今可是郡王啊,麾下帶甲不下十萬之眾。一兩銀子的賭,讓外人知道還不得笑話死咱們江浙王師的。”
“沒辦法,媳婦管得嚴,就這一兩銀子還是私房錢呢,你是賭是不賭。”
“那末將可不敢賭了。”
自大蘭山上就追隨在側,更是始終堅定的維護著陳文的主導權,多年的忠誠使得陳文對諸如吳登科、李瑞鑫、尹鉞這樣老部下在私下裡也是毫不忌諱的。
此言一出,二人便是哈哈大笑了起來,勝利者自然有權如此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