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就多有使用,但是升斗小民,卻還是隆慶朝開關之後,泰西的白銀大量湧入之後才出現的。便是張江陵那樣的才具,若非白銀在市面上越來越多,也行不得那一條鞭法。”
陳文崛起於浙東的前期,財政收入限制軍隊擴編,以一旅之師對抗環伺強敵,收上來的稅款和債券以及收沒的髒銀和清廷官府庫存,常常都是前腳進了庫房,後腳就要拿出來購置原材料和放發軍餉。不過到了後來,尤其是江西民生恢復的前期投入完結之後,庫房之中的存銀越來越多,最近的兩年更是接收了耿繼茂、尚可喜以及孫可望的積蓄,白銀保有量達到了一個難以想象的數量級。
如今,位於南京的鑄幣局日夜趕工。兌換,僅僅是一個開始,陳文沒有強制進行廢兩改元的打算,至少現在還不是時候。銀兩和銀元將會共同流通一段很長的時間,而這段時間,陳文等得起,因為等待將會獲得更大的收益。
政令在民間引發議論,軍中的另一項軍令卻開始悄然執行。一直以來,江浙明軍的水師體系分為浙江內河水師、浙江沿海巡航水師、江西鄱陽湖水師、江南內河水師以及由廣東明軍和俘獲艦船組成的南海艦隊。
相較江浙明軍稱雄於中國的陸師,水師的體系比較混亂,不過在此之後,這一局面也將會宣告結束。
“沿海各水師,駐紮於南直隸、浙江者,改編為海軍東海艦隊,以浙江舟山作為主基地;駐紮於廣東者,改編為海軍南海艦隊,以廣州府城為主基地。內陸各水師,駐紮於長江沿岸者,改編為長江巡航艦隊,直隸於齊王府統轄;駐紮於各省內河者,仍稱其為為各省之內河水師……
“東海艦隊、南海艦隊、長江巡航艦隊為師一級作戰單位,下屬各分艦隊與各省之內河水師,皆為營一級作戰單位……”
“自即日起,東海、南海艦隊,所屬艦船進行審查、檢測,不適於出海作戰者,暫時集中起來,等待合適時間交由所在省份之內河水師使用。海軍艦隊規模暫且不變,所缺艦船,另行補充……”
自此之後,水師一詞不復出現於江浙明軍的檔案往來,有的只是海軍和艦隊、分艦隊的稱呼。但是,改變不僅僅在於名稱的更換,更重要的是確立了海軍的地位,而那些所缺的艦船,也同樣會以著從泰西那裡收購的圖紙進行建造,效仿歐洲戰艦規制的同時繼承中式戰艦的優點,實現中西合璧一加一大於二。
海軍不同於陸軍,需要的積累時間更長,這不僅僅在於艦船的建造時間,更重要的還是海軍傳統和海軍的精神,並不是陸軍那麼容易確立起來的。
海軍如此,陸師那邊,戰兵各師和地方駐軍組成的體系已經形成,差的只是更名而已。藉著此番水師更名為海軍,陸軍的更名工作也正式展開,不過比起艦船和人員的重新分配、調整,陸軍的體系基本不變,至少在北伐之前應該會是老樣子了。
十月之後,齊王府的政令一個連著一個的下達,軍中、民間皆有影響,但是總體上卻依舊保持著這兩年的力求穩定的態勢。不過,隨著冬月的到來,一切隨著冬月初的齊王府聯席會議的召開,風向徹底發生了轉變。
會議上,陳文就清丈田畝的工作大力申斥了南直隸蘇松常鎮四府的官員,並且下達命令,依照當年用於清丈浙江田畝時的那般,派出工作隊,實行發現清丈田畝方面的問題當即革除官員職務,以工作隊進行補充的辦法加大力度展開工作。
蘇松常鎮是江南最為富庶的所在,稅賦產出倍於他地。這裡面與明廷對此間徵收重稅有關,但更重要的還是這片環太湖區域的土地確實肥沃非常,產量上比之他地擁有絕對的優勢存在。
農業發達、經濟作物適宜、沿海更是利於海貿的展開,再加上明廷對士大夫的優免政策,以及東林黨上臺後對東南海貿、礦業、手工業等方面的政策偏向,士大夫積攢的財富難以想象。別的不提,滿清在確定了江南不太可能再受到福建明軍的戰略打擊之後,透過在江南製造大案,不光打擊了江南士紳的反抗意志,更是透過查抄家產實現了對財政赤字的彌補。
江南士紳實力強勁,此間更是東林黨的大本營,比之浙江和江西,此間在永曆九年先後遭到了濟爾哈朗和陳文分別以反清和與清廷勾結謀害抗清義士的罪名進行過了兩輪打擊,但是實力尚存,對於清丈田畝的工作的抵制力度也是最為強勁的。
從永曆十年開始,到現在永曆十二年已經接近結束,將近三年的時間,江南各府縣的清丈田畝工作進展緩慢,但是到了現在除卻蘇松常鎮這四府卻也都已經正式宣告完成了,但是蘇松常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