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了整體的意志,否則就算是再好的機會也未必能把握到的。
“再有就是指揮問題的存在,戰象和羅羅,這些都是西南王師賴以破陣的殺手鐧,要是本帥,總要找到一個合適的點再將其釋放出來,而不是像孫可望這般平均的分給各部,妄圖全面碾壓。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說到這裡,陳文卻是嘆了口氣,並非是想到如果換個主帥是不是會有不同的結果,而是說到底這些人也都是抗清的軍隊,如今卻因為上位者的野心而投入到不必要的內戰之中,實在是有夠可惜,尤其是那些戰死的將士。
“末將覺得,歸根到底,這些年西南王師在戰術上始終沒有一個進步,依舊是固步自封。就算是韃子,好歹也是跟咱們江浙王師打了幾年的仗,戰術上就算跟不上,但也是有所瞭解的,起碼一直在努力應對,而孫可望則連這個機會都沒有,戰法上還如此強調個人武勇,對上咱們江浙王師,也只有這死路一條。”
陳文多年來與清軍交戰,代差的存在使得雙方的力量等級終究是存在差距的,西南明軍在永曆六年時雖然戰力強悍,但那也只是面對清軍而已。況且孫可望到了現在這個時代卻還是妄圖靠著戰象、羅羅來對抗江浙明軍這支準近代軍隊,被近代化的浪潮淹沒也是沒什麼不正常的事情。
馬信將心中所想一一道來,眾將也是紛紛表示了認同。江浙明軍從永曆四年開始,沒有一年不在戰鬥,少的時候一次大型會戰,多的時候半年就打上一次也不是什麼新鮮事。軍隊不斷的戰鬥,不斷的獲得勝利,在積累戰鬥經驗的同時,也在不斷的革新戰法,使軍隊的戰鬥力越來越強。由此一來,此消彼長之下,差距只會越拉越大。
“以末將之見,就算是那位晉王來了,對上咱們江浙明軍如今的戰陣,也只有一個敗字可寫。北伐中原,光復漢家江山,說到底還是要看咱們江浙王師,還是要看咱們大帥!”
第五十二章 成王敗寇(下)
洋洋灑灑,馬信的一番話當即就引起了大帳中的眾將的連聲稱道。江浙明軍是他們效力的軍事政治集團,每個人都是從微末被陳文一步步簡拔而起,就算是馬信在浙江的綠營裡當年也就是個沒有大官兒作靠山的尋常武將,現在他們都是麾下數千、上萬的名將大帥,江浙明軍的世襲軍職和軍功田土他們也是受益最大的那一部分,自是盼望著這支軍隊越來越強,陳文的地位越來越高,而他們也才能就此水漲船高。
聽著這番侃侃而談,看著那些期寄的目光,腳下已經踩在貴州的大門外了,而過了貴州就將是雲南,那裡正是永曆的行在,而此刻的永曆麾下也只有李定國和劉文秀以及那數萬西南明軍而已,戰鬥力也未必能夠高出孫可望的駕前軍。
“或許,真的可以將他們一鍋端了。當年的朱元璋能如此,我一樣可以這樣去做。”
一戰擊敗李定國這樣的蓋世名將,進而逼迫大明天子禪讓,就此建立新朝,改良政治。**在心頭升起,但是到了下一秒卻又生生被陳文壓了下來。
他現在的整體實力確實是長江以南的最強者,就算是消滅滿清照著現在這個勢頭也只是遲早的事情。如果真的那樣做了,無非是多在南方折騰幾年,與夔東、鄂西的山溝溝裡的夔東明軍,與侷限於海島上的鄭成功,與內部的反對派比如張煌言,或許還有將會被趕到邊境的李定國和南狩緬甸的永曆……
然而,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是不是也要出動數萬大軍圍剿夔東的山區,降者免死,不降的就連帶著男女老少一起殺死在茅麓山上;是不是也要在東南沿海遷界禁海,不惜殺上幾百萬人,只為了遏制鄭氏集團從沿海地區獲得的補給和商品;是不是也要將張煌言拉到杭州的教弼坊去斬首示眾;是不是也要將李定國趕到瀾滄江畔,致使其鬱鬱而終,最後喊出那句“寧死荒繳,勿降也”?
真的到了那時,是不是也要逼著緬甸交出永曆,然後由一個部將用弓弦將其勒死在逼死坡上呢?!
“或許因為是漢家自身的改朝換代,並非是蠻夷竊取華夏,未必真的會有那麼多選擇寧死不屈的英雄,比如夔東的大順軍殘部,比如大西軍中的大部分武將,就這些流寇而言,沒了夷夏之防,單純的漢人內部的改朝換代又會有幾個如李定國那般的死忠。但是如果我真的那樣子將所有的反對者都殺掉,那與我這些年一心一意想要消滅掉的滿清又會有什麼區別?”
明王朝的很多痼疾是在體制內無法解決的,但是內訌卻還是能免則免。深吸了一口氣,誘惑的香甜在心頭消散,恢復了那份堅定的陳文默默的對心中的自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