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夜裡,關寧軍藉助於地形的熟悉,派出兩支軍隊分別向濟度和鰲拜的那兩座大營發起夜襲。尤其是鰲拜的那一座大營,興建時間較短,也更為倉促,兵法說的自古偷營,九勝一敗,說的就是這種新近設立的營盤,自然也更是胡國柱的攻擊重點。
豈料,鰲拜對此早有預料,兩個鎮的新軍根本沒有休息,輕而易舉的就打了胡國柱的一個措手不及。
第二天一早,鰲拜將關寧軍夜襲部隊的俘虜拉到關前斬首示眾,打擊了一番士氣之後便返回大營修整。而潼關之內的關寧軍在接下來的幾天也沒有選擇出擊,被動的守在城內。所幸,新軍也同樣沒有發起進攻,一切都彷彿是停滯了那般。
這樣的沉寂不可能始終持續下去,關內有千畝良田,有河流穿城而過,有大量的糧草積蓄其間,但卻總有吃完的那一天。而對於清軍這邊,則更是沒有拖下去的理由,恰如劉成所言的那般,他們需要的是一場摧枯拉朽般的勝利,在這裡每遷延一日,對滿清的威望都將是一定程度上的打擊,而且拖得越久這份打擊就來得愈加劇烈。
數日後,新軍大舉出動,不過這一次,他們卻並沒有攜帶著那些攻城器械,而是拖著一門門看上去就威力巨大的火炮向著此前已經劃定的炮兵陣地而去。
潼關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其建築風格更本就是為了更好的防範冷兵器攻城。清軍若是攻下潼關,直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