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對其的一種拉攏。其實就算不提,劉成在新軍中負責操練,難道會不知道嗎。不過劉成有了想法,對於這個已經讓他多有驚喜的奴才,順治還是頗為期待的。
“愛卿速速道來。”
順治如此,劉成輕咳了一聲,繼而向順治說道:“奴才以為,新軍不可一人非八旗,八旗亦不可一日無滿洲。然則,滿洲貴種,丁口上較之漢人是弱勢,是故先帝建立蒙古和漢軍八旗以作為補充。”
“八旗如今旗丁銳減,等待少年成丁是一回事,抓捕魚皮韃子亦是良方,但浙匪勢大,以陳逆的擴軍速度,滿洲是萬萬無法與之相比的,說到底還是要充實蒙古和漢軍八旗。”
這是滿清高層的共識,順治聽聞此言,也是點了點頭,繼而向劉成解釋道:“朕與諸王商議過,向漠南、漠北招攬蒙古勇士以充實蒙古八旗,漢軍方面則是透過對朝廷忠心耿耿的那些綠營武將和部隊進行抬旗,藉以恢復漢軍八旗的實力。”
“此番會盟,漠南各部倒是較為恭順,不日便會有蒙古勇士到口外等地投效,綠營那邊,從徵朝鮮的直隸綠營、協助圍剿賊寇於七的山東綠營以及北方與湖廣北部各地的有功綠營皆在備選範圍之內。另外,如陝西漢羌總兵張天福,其兄義不辱身,其人所部也頗為能戰,自當調回京師抬旗……”
順治提及的劉成大多都是知道的,倒是漢羌總兵張天福一事卻還是不久前才議出來的,因為這裡面畢竟涉及到了張天祿那個在江南牽制江浙明軍不成,反被錢應魁的義軍牽制在蘇州的武將。
順治和部分親貴覺得張天祿自殺了,算是忠心的,此前應援江寧,擊敗鄭成功他也是主力,應該另當別論。奈何鑲藍旗對於濟爾哈朗的死頗為不滿,遷怒於當時濟爾哈朗麾下的不少官員,還是順治勸了好久才算是有了這麼一個結果。
不過相比張天福的問題,與蒙古各部的會盟卻更為讓順治擔憂。漠南蒙古倒是都來了,但是此前已經被嶽樂打服了的漠北蒙古各部卻一個也沒來,紛紛以著各種理由進行敷衍,顯然是覺著滿清好日子怕是不多了,唯恐惹火上身,外加他們的位置稱得上山高皇帝遠,所以乾脆如此。
劉成細細聽過,他很清楚這裡面有些事情怕是沒有順治說得那麼輕易,其實從在新軍之中負責操練時他就能感受到滿洲親貴對他的提防之意。
不過,劉成一向很清楚他自身的定位,更是清楚他想要什麼,如何獲取。有了此前在曹從龍之亂中判斷失誤的教訓,到了滿清這邊,哪怕是受到提防和排擠,平日裡自然也是一副忠心耿耿的狗奴才的模樣。
“皇上,奴才以為,朝廷設法充實蒙古與漢軍八旗的辦法皆是良方。不過,奴才與胡侍郎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請皇上以朝鮮人作為主體,仿照當年先帝建立蒙古八旗與漢軍八旗那般,組建朝鮮八旗,以增添滿洲八旗之羽翼!”
第三十六章 野望(下)
後金建立,滿洲八旗組建而成。兵力上,如薩爾滸,莫說是旗丁了,就連八旗內部的老頭子和半大小子也徵入軍中與明軍決一死戰。可是即便如此,總兵力上面對明軍依舊佔不到什麼便宜,若非楊鎬的四路進兵造成了各個擊破的可能,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起兵反明只怕就立刻變成了一個笑話。
後來到了皇太極時期,朝鮮遭到後金軍突襲,不再繼續支援東江軍;林丹汗被逐退,察哈爾對後金的牽制降低,漠南蒙古各部開始偏向後金;毛文龍被袁崇煥矯旨殺害,東江軍崩壞,牽制能力大幅度下降。
諸般事情發生,後金才有了較為寬鬆的戰略環境,而後靠著歷次破口所劫掠的財貨招攬了大批的蒙古人,在蒙古左右翼的基礎上組建了蒙古八旗,而後更是從烏真超哈開始,逐步建立起了漢軍八旗,滿清從而才真正擁有了十幾萬大軍的動員能力。
否則的話,甲申之時,滿清沒有擁有足夠的籌碼來參加賭局,只能侷限於遼東那一隅之地。天下誰屬或許會有些波折,但卻也不可能是會落入滿清之手。
軍事上,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是滿洲八旗的有力補充,於皇權而言,蒙古與漢軍的建立也進一步的削弱了八旗親貴們的實力,皇權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穩固。
順治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但是現在的窘境在於,滿洲核心人口銳減,對蒙古和漢軍的控制力就會下降,尤其是戰無不勝的威名被江浙明軍打破,所以他們對重新恢復蒙古和漢軍八旗的幅度也就會心存憂慮。
奈何即便是用腳趾甲去想也能想到,日後與江浙明軍之間的決戰,必然將會是一場雙方光是戰兵就要出動十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