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部分

李炳家人陷入絕境時,何義揚除去上了奏摺力保李家,本人一直呆在李家坐陣,讓那些被歐陽王妃與幾大家族煽動的百姓不敢硬闖進去。

何義揚連著半個月從宮裡運出物品送給李家,還要跟李家一起回潭州,這些事何冬都知曉。

何義揚被李家人教導的文武雙全,有情有義,這讓何冬深感欣慰。

“匈奴皇朝國都擁有千年歷史,百姓近二百萬人。天煞星李炳下令焚城,古都百姓灰飛煙滅。”

“只要天煞星李炳活著,我們不能反了何冬。”

“李炳那個天煞星竟然又沒死。他回到長安定會報復我們。”

“北地大捷,匈奴皇朝慘敗。如今民心向著何冬,我們不能動手。”

“無論何時我們都要順勢而行,逆勢而行會失了民心,就是死路一條!”

歐陽、劉、胡家族的老族長、少族長愁眉苦臉的正在樹林裡秘議,歐陽家族的人面色慘白跑來報信。

歐陽老族長得知全族遷到北地,跪地痛哭道:“天要亡我們家族。我們去了李炳掌控的北地,就是死路一條。”

一會兒,另外兩族的族人帶來宮裡的召令,“陛下急召。”

劉老族長臉色蒼白,失聲道:“不去就是抗旨。”

“陛下應是與咱們商量明日拜祭前太子的事。”胡老族長與胡旋對視相望,一切盡在不言中。

李家人、融王府、秦國公府都沒來得及下一步動作,立王府就徹底倒了,歐陽家族敗了要遷到北地。

秋高氣爽,山風清涼,漫山遍野飄蕩著秋果清香,長安遠郊外萬人埋骨之地無名山下,英俊少年清亮的聲音在天空迴盪。

少年穿著紫色朝服,貴氣逼人,站在祭桌旁邊,面朝前方的幾十座立著巨石高碑的墳墓,抑揚頓挫高聲念著千字祭文。

他就是本朝最年青的開國侯爺李去病。殿試之前在文武百官面前亮相。

不遠處紫檀木輪椅上坐著一個面色臘黃無精打采身著黑色繡有四爪金龍的朝裝少年,這是十五歲的七皇子何義揚。

本來應由何義揚誦讀祭文,因他在“重病”之中,就換成了李去病。

何立的頭顱已被石灰處理與瓜果點心香爐擺放於祭桌。

何冬老淚縱橫率文武百官聽完祭文,鞠躬行禮,泣道:“軒郎,先生耗時五年給你正名,他還了你與萬名將士一個公道。陷害你的何立頭顱在此,他的兩個兒子已死,你在地下可以瞑目了。”

當年何義軒出事時,文武百官群起而攻之彈劾他的妻女,要不是李炳以何義軒師父的身份承攬了一部分責任,何冬迫於壓力就得將胡靜及何盼貶為庶人。

之後,李炳去了北地,無比繁忙之中還給何盼尋了一門好親事,不止是胡靜感激他,何冬這個當爺爺的也非常感激他。

“原來是先生查出的真相。”

“先生是軒王的師父,視軒王如同親生兒子。”

“先生此生共收了三個弟子,軒王是大弟子。”

“虧得先生堅信軒王大敗內有隱情,執著查了五年,終於查到了軒王慘遭陷害的真相。不然軒王在地下蒙怨,死不瞑目。”

李老實在人群裡收到了許多官員尊敬還有愧疚的目光。他表情平靜,如同以往一樣。

鄧國公府裡一片白色,大門換了白紙黑色的燈籠,下人全部穿上了孝衣。

鄧鏡連失二子,一夜之間蒼老了幾歲。

鳳老夫人悲痛欲絕暈倒了三次。

鄧老四、鄧老七的夫人哭死好幾回,他們的三個兒子全部穿上白色孝衣,跪在靈堂前痛哭流涕。

各府前來祭拜的人絡繹不絕,案桌上獸頭香爐裡面插滿了香。

門奴高聲喊道:“七皇子、長生侯爺、去病侯爺到!”

“節哀順變。”何義揚、李老實、李去病自無名山祭拜之後,直接來到這裡給鄧老四、鄧老七上香。

何義揚按照慕容英所說給鄧老四、鄧老七每家送了二百兩銀錢。李老實按賀氏所說每家送了一百兩銀錢。

鄧鏡得知三人來了,趕緊出來相見。

何義揚只跟鄧鏡說了一句,就扭頭望向別處,等著李老實、李去病安慰了鄧鏡幾句,就不耐煩的要走,突然間瞧到了腰間繫著白帶帶著兩個奴僕迎送賓客的鄧十七郎,特意走了過去打招呼。

鄧十七郎抹淚哭道:“我萬萬沒想到,四伯、七伯竟喪命秦嶺。”

何義揚扭頭跟鄧鏡不滿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