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紈擔憂說:“我也想著這個。可是不知道老爺會不會想到給環哥兒請先生啊。就怕老爺想著三爺都能考中秀才,倒是宗學裡教的好。而且三爺也可能告訴老爺他是外頭的學塾讀出來的。這樣老爺還是不會請先生啊。”
紫鵑分析:“三爺怎麼敢告訴老爺他在外頭讀過?就是老爺知道了,如果老爺默許了三爺外頭讀去,那麼蘭哥兒不一樣可以外頭讀書去?”
“這也是。可是就怕老爺不知道,認為三爺是因為宗學裡教的好,還讓三爺在宗學怎麼辦?不是還是這樣啊。”李紈不知道失望次數太多了還是什麼,實在不敢樂觀。
紫鵑就貼近李紈的耳朵:“大奶奶一直對我們最寬厚,紫鵑就說句逾越的話。老爺不知道的話,大奶奶為什麼不想法讓老爺知道啊?”
李紈不是笨人,一句話就明白了。不能等著別人給機會,要自己創造機會。反正這外頭去讀書的是賈環,就是不成,受罰的也是賈環。如果成了,賈蘭就有機會有個好環境讀書了。
死道友不死貧道,何況道友未必死,還可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為什麼不做?
這個紫鵑果然是個機靈的,怨不得老太太器重她,林妹妹倚仗她,果然有計謀,真不虧自己平時待她不薄。
紫鵑就這麼把盟友賈環賣了?才怪!是賈環私下和紫鵑商量,老爺回來了,他反而不得自由,不好去外頭讀書了。
原來王夫人懶得理他,看他考中秀才之後也沒什麼進益,就由著他去了,逃學也裝不知道。恨不得有人趕緊把賈環帶壞了才好。
所以考中秀才之後,賈環裝了幾天吊兒郎當,見王夫人放鬆警惕了,就又跑到外頭唸書去了,經費還是紫鵑友情贊助。
現在賈政回來了,賈環不敢逃學了,還得到宗學應景。而宗學裡本來不管賈環到還是不到的,可是賈政回來,立刻不一樣,天天盯著賈環,生怕賈政怪罪。賈環哪裡能脫身,每天還得去那烏煙瘴氣的宗學耗著時間,不能讀書不算,也不得自由。
賈環哪有別人商量,就是外頭交了幾個朋友,也不能和人家說自己家這泥潭的事。賈環同學一直被歧視著長大,所以比較自卑。
自卑到了極致的人反而顯得自尊過高,比如賈環就是這樣的,所以不願意在外人面前說起自己的困境。
他能商量只有紫鵑了。紫鵑想了想,說:“我去大奶奶那裡吹點風吧,大奶奶也為蘭哥兒的事發愁呢。不過這樣的話,三爺可是擔著風險的,不一定就真的像好的方面發展啊。”
“再壞能壞到哪裡去?反正老爺不能打死我,沒準真能置死地於後生。”賈環這個年紀,正是叛逆,初生牛犢不怕虎,恨不得要冒險才好的年紀。
於是紫鵑正想著給李紈投名狀,這不就對上了,紫鵑悠悠的去了李紈處。
李紈不能直接和賈政對話,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讓賈政知道她想要賈政知道的事。弱者生存總要有自己的路子,何況李紈是榮國府正經長媳,最近還當過家。
也是這日,賈政又把賈環叫去一頓罵,不務正業之類的。賈環的擰勁就上來了,和賈政說他在宗學只學到什麼,外頭這個年紀都破題了,他羨慕不已,才跑出去唸的。
賈政雖然左性,但是對兒子讀書是萬分重視的,無比期望的。這點看他冒著賈老太太的槍林彈雨教訓賈寶玉就知道了。一聽宗學裡,不能真的讀書,他就動搖了。
雖然沒有表態,但是也沒在責罵賈環,只讓他退下,賈環想著這怕是默許了。
剛走到門口,賈政又想到一事,叫住賈環問:“你出去上學塾,束脩哪裡來?”反正王夫人肯定不會付錢,趙姨娘也沒這樣的見識,放著免費的宗學不上,花錢去外頭。
賈環當然不會傻的說是紫鵑的贊助,要不她們兩個都等死吧?這個時代的人,不會懂什麼機會投資,也不可能明白紫鵑和賈環的反王夫人同盟的階級友情,只會認為她們有私情。所以完全是找死!
大智慧,賈環沒有,小聰明倒是不少,尤其是應變,從他借金釧自盡一事陷害賈寶玉就知道了。所以賈環就說:“是林姐姐給的。我找林姐姐借書,然後就說到想要去外頭上學,但是沒有錢。林姐姐就給了我。”
反正紫鵑是林黛玉的丫鬟,按賈環這樣少爺的觀念裡,丫鬟人都是主人的,她的錢當然也是主人的,這麼說一點錯沒有。
賈政聽了也相信,說起來,他考慮一下,還真的想不出,除了林黛玉這榮國府裡還能有其他人資助賈環讀書的。
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