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三家合稱金陵四大家,同氣連枝,一損皆損,一榮皆榮的。
偏史家眼看著就不行了,就剩了爵位還在,不過一個空架子了,要不衛家小子能這麼放肆。薛家已經這樣了,死扒著你們府裡了,連媳婦都娶到親戚家裡,連面子都不要了,能還剩下多少裡子?!
本來王家最好,有王大人,風頭都要蓋過咱們府裡了,所以你們二太太才這麼有倚仗。如今王大人西去了,對你們姑娘也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沒了王大人,你們二太太怕也沒了倚仗,難免低了一頭去。可是也未必不會因為這個,更要薛大姑娘早些進門了。”
紫鵑就說:“我們姑娘原本也沒打算嫁給寶二爺的。”
“你們姑娘是個有見識的,莫非嫌棄寶二爺不愛讀書?”賴大母親聽了就問。
紫鵑終於找到機會說她想要表達的了:“原本有些因為我們姑娘酷愛讀書,寶二爺不愛讀書所以說不到一起的問題,不過現在從長遠看,還是外嫁的好。”
紫鵑看看門窗,因為賴大媳婦本來要和紫鵑說的是梯己話,所以屋裡只有賴大母親,賴大媳婦,和紫鵑三人。不過紫鵑還是習慣的看看門窗,防止有人偷聽。
然後才說:“有句話,一定要給祖母和娘說的。雖然現在寧國府還好的,可是也好準備好後路才事。”
“後路?”賴大媳婦看著紫鵑有些疑惑。
紫鵑繼續說:“說到我們姑娘想要外嫁的,是因為怕這府裡以後的日子不像現在。雖然外頭不知道如何的,可是總比看著艱難的還要走的好。
要說賈府看著是千好萬好的,可是正是娘說的,金陵四大家,同氣連枝,一損皆損,一榮皆榮的。如今史家已經人都知道的沒落了;薛傢什麼情況,大家都看的見。就是王家舅太爺是個人物,如今也歿了。既然三家的損了,咱們兩府能榮多久啊?
未雨綢繆,準備後路,總是多一份保障,最好用不上。反正大哥已經脫籍出去做官了,倩倩和薔二爺訂婚的時候,也脫了籍的,到了日子,怎麼也是外嫁的。不如爹孃也告老出去吧,看賈府也難有前途了,只怕爹孃出去,以後才是對大哥和倩倩的前途好的。”
紫鵑不能說我有劇透君,知道賈府要完戲了,你們趕緊脫身吧。紫鵑一個丫鬟,不能說劇透的話,說什麼賈府可能有危險,要準備後路的話,也沒人信。只能算到林黛玉身上,林家驕女,自然有見識,看的也遠,才讓人相信這種可能。
果然賴大媳婦沒有完全否定,只說:“你祖母告老多年了,不如說去你大哥那邊,所以要脫籍。我和你爹是萬萬沒有可能的,先不說如何和主人說起。就是萬一林姑娘說的,這麼多年,咱們賴家受主人恩重如山,我們更不能這樣棄了主人家去的。”
紫鵑從賴倩倩和賈薔的婚事上就已經知道賴家的立場和思想了,說起來也算這個時代的主流思想。忠心也算美德,所以紫鵑也知道勸也沒有用,但是:“那爹孃也安排些,不怕萬一就怕一萬,不瞞娘說,我這些年倒騰了不少我們姑娘的貴重東西,存在外頭當鋪銀號裡的,未必真有什麼,只是有些準備,心裡踏實的。
比如倩倩的嫁妝什麼的,先存到外頭,或者直接放到倩倩名下,反正不過早一步。”
賴大母親盯著紫鵑看了一會兒才說:“林姑娘看的這麼不好了?”
紫鵑就說:“我們姑娘是經過這麼多事的,當然看事情往最壞處想的。”還是說是林黛玉的想法,賴大母親才肯信啊,不過也只有託到林黛玉身上才好說圓了。
果然賴大母親和賴大媳婦都一副我理解的表情,她們在賈府的地位,如果不知道林家應該有多少錢,現在在林黛玉手裡的又是多少錢,所以說“林姑娘是經過這麼多事的,當然看事情往最壞處想的”這樣的話,她們都能接受。
總之,雖然賴大母親和賴大媳婦不完全相信賈府可能出現很大危機,但是也算同意做些安排,比如賴老太太脫籍出去,當然很多財產跟著賴老太太成為賈府外的自由財產了,還有賴倩倩的嫁妝什麼的,可能還會給賴尚榮送些財產去分散安置。
雖然作為賈府大總管,最後能怎麼樣不知道,財產會不會被清算追回不能確定。不過送到賴尚榮處的,和賴倩倩的嫁妝應該能保住了。
從賴家回來,紫鵑想要順路看一趟小紅,勸她早點嫁給賈芸吧。結果小紅跟著鳳姐去王家奔喪了。算了,反正現在小紅的主子的孃家正辦喪事呢,怎麼也不能這個時候提出我會回家嫁人去的話,所以以後再說吧。
幸虧翡翠已經出來了,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