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追擊新陽君項培、越國將領吳起等人率領的楚越聯軍殘部,魏國目前也顧不上了主要是追擊楚越聯軍的殘部弊大於利,畢竟魏國目前當務之急乃是儘快收復失地,恢復農田,看看能不能種點糧食稍稍彌補錯過春耕所帶來的損失,哪還顧得上追擊楚越聯軍的敗軍。
臨近六月時,魯國將領季武、桓虎、陳狩等人,相助魏將何苗、朱桂二人收復任城。
此時,季武將麾下的軍隊交給桓虎、陳狩二人代掌,自己帶著一隊護衛返回曲阜。
說實話,季武一開始並未想過投靠魏國,他只是被桓虎給坑了,以至於他率領的軍隊在關鍵的那場決戰中,陰差陽錯地倒向了魏國,給楚越聯軍造成了致命的一擊。
但既然大錯已經鑄成,季武也只能將錯就錯了,畢竟就算是他也看得出來,在諸國聯軍敗北之後,將再無任何國家能夠限制魏國變得更加強盛,既然橫豎都招架不住,還不如就像桓虎所說的那樣,趁著魏王趙潤對他有那麼一些好感的時候,果斷投靠魏國。
唯一的尷尬是,他父親季叔乃是魯國的忠臣,且一生都在為國家出力,而季武作為季叔的次子,卻做出了‘背國投敵’的行為,這必將有損於季氏一門的聲譽。
對此,桓虎給季武出了個主意:單單你我投靠魏國,固然會被魯人罵做叛臣,但倘若能說服君主公輸興投靠魏國,那就沒有他季武、桓虎什麼過錯了。
季武深以為然,於是在協助魏軍收復任城後,立刻就踏上了返回曲阜的旅程,勸說君主公輸興投靠魏國。
至於君主公輸興會不會乖乖就範,季武倒也並不擔心,畢竟諸國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