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四月初八,由於糧草告罄,楚越聯軍實在撐不住了,無奈之下,項末唯有與新陽君項培、越國將領吳起等人商議突圍。
項末心中也清楚,想要將麾下的楚越聯軍全部帶回楚國,這已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奢望,因此,他只求儘可能地儲存己方的兵力,避免像當年的壽陵君景舍那樣,將百萬大軍全部葬送。
為此,他對項培、吳起等人說道:“撤兵時,兩位且率領麾下士卒火速撤回楚東,途中休要耽擱,我留下為諸位斷後。”
聽聞此言,楚軍將領皆頗為震驚,連連勸說項末。
要知道,項末那可是三天柱之一,豈能留下斷後?畢竟以目前的形式而言,留下斷後的兵將,那是肯定只有死路一條。
面對諸將的勸說,項末面露微笑地搖了搖頭:“項某主意已決,諸位不必再勸。”
項末想得很明白,幾十萬楚越聯軍一起撤回楚國,那是肯定會遭到魏軍的沿途追殺的,要命的是,魏軍在這片戰場有四萬餘羯角騎兵,只要這四萬餘騎兵死死咬住楚越聯軍,幾十萬楚越聯軍恐怕只有死路一條。
與其如此,項末認為還不如自己留下斷後,相信以他項末的名聲,定能吸引絕大多數的魏軍對他展開攻勢,從而減弱對項培、吳起等人的追擊。
沒辦法,聯軍中除了楚水君,就屬他項末地位最高、職務最高,而楚水君,早在聯軍潰敗的那一日,就已丟下聯軍逃回楚國去了在這種情況下,若他項末不出面想辦法減少損失,恐怕他幾十萬楚越兩軍,難有幾人能活著逃回楚國。
見項末執意如此,楚軍諸將也唯有聽令行事,可能其中有些人會因此暗暗竊喜,就比如鄣陽君熊整、彭蠡君熊益等熊氏王族貴胄。
別看他們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