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對趙元的復仇……趙潤應該知道此事。再者,他如今率領大軍在大梁與諸國聯軍決戰,我亦不希望因為此事使他分心……”
說什麼不希望使那位陛下分心,您是怕那位陛下制止您吧?
龐煥心下苦笑連連。
而此時,就聽南梁王趙元佐繼續說道:“此事結束之後,你等立刻馳援三川郡的西部。……趙潤雖雄才偉略,但性格還是過於急躁,比五弟(禹王趙元)還要急躁,此番都被諸國聯軍打到大梁了,他居然還敢叫舉國的精銳去進攻韓國……也虧得上蒼護佑,韓國敗亡,臣服於我大魏。……嘖嘖,過猶不及,他難道還想在這場仗中,連同齊國一起攻陷?擺著西邊秦國的威脅不顧,亦不顧百萬諸國聯軍仍在大梁,居然仍打算先覆亡齊國,實在是過猶不及……不過,這也給了你等一個‘恕罪’的機會。”
說著,他目視著龐煥,正色說道:“秦國的軍隊目前在河西、河東被司馬安、魏忌等人擋得死死的,在這種情況下,秦國勢必會改變戰術,進攻三川郡……目前三川郡毫無抵擋之力,你等結束當前之事後,立刻率軍前往西部,與安平侯趙郯合兵,擋住進犯的秦軍,保全雒陽,此天大之功,可抵你等無詔撤軍的罪行,縱使趙潤心中不悅,也不至於會將你們如何……”
聽著南梁王趙元佐的話,龐煥與蒙濼由衷感慨:這位王爺,依舊還是當年那位洞若觀火的王爺。
唯一的區別,或許僅僅在於因為上了年紀,心中的戾氣稍減,不復當年那般陰狠。
“王爺放心,此事就包在我二人身上。”
龐煥、蒙濼二人抱拳應道。
兩日後,鎮反軍突然出現在大梁城下,卻不知怎麼得就奪取了東、南兩處城門的控制權。
得知此事後,朝廷震動、內朝震動,內朝首輔、禮部尚書杜宥難以置信,怒罵道:“南梁王竟不顧國家,欲在我大魏生死存亡之際謀反作亂?!”
然而,就在朝廷萬分驚慌之際,天策府左都尉高括卻派人安撫了朝廷,暗示朝廷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左都尉大人,您這是……”
杜宥私底下詢問高括。
說實話,鎮反軍攻打雒陽,青鴉眾卻未事先察覺到不對勁,向朝廷示警,這本來就讓杜宥感到懷疑,而如今,高括親自出面,示意朝廷按兵不動、靜觀其變,這更加坐實了杜宥的判斷天策府左都尉高括,默許了南梁王趙元佐以及鎮反軍的行為。
當然,杜宥不會懷疑高括會有什麼私心,畢竟宗衛的忠誠舉目共睹,他只是覺得不解,不解於高括為何會這麼做,並且,南梁王趙元佐他又想做什麼?
“此事杜宥大人就不必費心了,杜宥大人只要知道,雒陽絕不會因此而亂,這就足夠了。”
高括打了個哈哈,沒有向杜宥解釋。
其實也不好解釋,他要怎麼解釋?
說趙弘殷這個至今仍在跟蕭氏餘孽眉來眼去的傢伙,我瞧著他很不爽,既然南梁王趙元佐要設計此人,我不妨順水推舟助他一臂之力?趁機剷除這個隱患?
拜託,頤王趙弘殷怎麼說也是趙氏一族的王貴,並且魏王趙潤曾經叮囑過,除非趙弘殷確實做出了謀反的舉動,否則,不得拘捕。難道他還敢違背君主的命令?
索性就趁著這次機會,叫南梁王趙元佐剷除了頤王趙弘殷得了,反正最後一切的罪行,都會由南梁王趙元佐揹負,與他高括無關。
唔……最慘就是被他魏國的君主趙潤痛罵一頓,像張啟功那樣,受到‘此生難忘’的教訓。
鑑於天策府左都尉高括的暗中相助,再加上朝廷的旁觀,這使得當日叛亂的時候,頤王趙弘殷毫不費力地就率領鎮反軍與蕭氏餘孽殺到了王宮。
此時此刻的頤王趙弘殷,心中莫名振奮,因為南梁王趙元佐已經替他計劃好了一切:待等攻陷王宮後,就立刻以魏國君主的名義與秦國和解,相信只要滿足秦國的要求,秦國必定會支援他成為魏國的君主。
縱使這君主的得來名不正、言不順,那有如何?
只要有秦國相助,他未必不能抵擋住趙潤的反撲。
然而,就當他心情振奮地攻到王宮時,卻忽然發現,已被削職為庶民的趙弘信,卻不知為何站在宮門前。
“你怎麼會在這裡?”
在命令麾下軍隊停止前軍後,趙弘殷不解地看著趙弘信。
此時,就見趙弘信詭譎地一笑,指著趙弘殷喝道:“鎮反軍聽令,頤王趙殷謀反作亂,給我拿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