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英明。”
介子鴟與張啟功對視一眼,拱手而拜。
而與此同時,在諸國聯軍這邊,楚水君正在召開自開春以來的第三次諸將會議。
正如介子鴟所推測的那樣,此刻的諸國聯軍,確實已經在崩潰的邊緣。
這件事的起因,自然是因為韓國敗亡之後,齊國成為魏國東路軍的下一個進攻物件。
去年十月,在韓國臣服之後,魏將周奎、蔡擒虎、李惑、陳汜等人,率領湖陵水軍重新回到了齊國的水域。
由於當時齊國國內尚有猛將田武率領的十餘萬齊**隊,是故,湖陵魏軍並沒能如他們預料的那樣,跟上回一樣一口氣打到齊國的王都臨淄,而是被田武的軍隊阻擋在濟水河道。
可即便如此,亦足以使齊國感到驚恐。
當時齊王呂白召見諸臣,右相田諱驚聲說道:“魏國湖陵水軍去而復返,莫非韓國已敗?”
在他看來,只有在韓國已經敗亡的情況下,湖陵水軍才會再度全軍進攻他齊國。
而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燕王趙疆的河內軍、韶虎的魏武軍、龐煥的鎮反軍,皆會在不久之後進犯他齊國!
在意識到這件事後,齊國立刻進入了高度警戒的狀態。
十一月中旬,當張啟功帶著周氏母子三人乘船來到濟水時,他刻意關注了齊國的狀況。
雖然當時趙疆、龐煥、韓普等人的大軍尚未逼近齊國,但這種大將將至的氣氛,還是讓齊國舉國惶恐、人心不安。
不同於上回,上回齊國被魏國的湖陵水軍偷襲王都,其實嚴格來說,並無太大的兇險,畢竟湖陵水軍的優勢在於他們的戰船,可倘若這些魏卒上了岸,也不過就是四五萬的魏卒而已,合當時田耽、田武二人的二十幾萬軍隊,難道還會戰勝不了這區區四五萬魏卒?
但是這次,由於韓國的敗亡,似趙疆、龐煥等人率領的魏卒皆從魏韓戰爭中得以釋放,這就使得攻伐齊國的魏軍,一下子就暴增到了二三十萬的地步。
就算田武再勇武,再難以憑藉十幾萬兵力擋住兩三倍的魏卒啊那可是魏卒,一名魏卒單挑兩名齊卒,這可不是什麼過於稀奇的事。
好在當時臨近冬季,有一整個冬季的時間給齊國準備,否則,齊國的處境恐怕是更為糟糕。
在經過探查後,齊國很遺憾地得知,韓國果然是被魏國擊敗了。
而除此之外,齊國還打探到了一些情報:好訊息是,魏將韶虎的魏武軍,不知什麼原因並未出現在攻伐他齊國的隊伍中;壞訊息是,在魏軍攻伐他齊國的隊伍中,多了元邑侯韓普麾下的十幾萬韓**隊。
也就是說,他齊國即將要面對的,是魏韓兩國的聯軍!
說實話,除了兵力上增減外,最關鍵的還是在於影響“魏軍”攻打他齊國,跟“魏韓聯軍”攻打他齊國,在政治意義上是截然不同的。
這意味著,他齊國將同時承受魏韓兩個國家的敵意,這無疑是最最糟糕的局面!
在這種糟糕局面下,臨淄立刻派人將這個噩耗送到諸國聯軍,送到他齊國將領田耽的手中。
當然,齊王呂白並未直接田耽撤兵回援,畢竟這也是一位有眼力、有見底的君主,他只是叫田耽自己拿主意而已倘若實在不能攻下大梁、擊敗魏國,那麼,田耽不妨先率軍回國,解除本國的危機。
不得不說,事實上齊王呂白也明白地很,倘若錯失這次重創魏國的機會,那麼,非但他齊國,整個中原的諸國日後都將被魏國所壓制。
然而,正是齊王呂白的這份書信,使諸國聯軍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局面。
第284章:聯軍的掙扎【補更34/40】
在收到齊王呂白的書信後,田耽大驚失色。
他怎麼也沒想到,擁有樂弈、秦開、許歷、司馬尚、暴鳶、靳等諸多擅戰將領的韓國,居然這麼快就敗在了魏國手中。
他原本以為,韓國縱使遭受魏國的全面進攻,但憑著上谷郡這道最後防線以及韓國最後的十幾萬軍隊,應該能再支撐個一年半載事實上,如果不是張啟功施展離間計,成功地叫侯韓武撤掉了樂弈,韓國是很有可能支撐下來的。
正因為如此,魏王趙潤才會狠狠誇獎了張啟功,說他在這場戰爭中“居功至偉”,要不是張啟功這傢伙實在太過於膽大妄為,非但欲先斬後奏除掉周氏母子三人,甚至還敢私拆韓然寫給他魏國君主趙潤的書信、揣摩後者是否會饒過周氏三人的打算,這位功臣,絕對不會淪落到給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