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王然的目標,趙弘潤當然清楚,無非就是見戰況不妙,想盡快結束這場戰爭罷了。
最好,也別因為戰敗而受到太嚴重的制裁。
為此,韓王然不僅出賣了同一陣營的齊國,還危言聳聽地離間起魏國與楚國的關係來。
但不得不說,韓王然所說的這些,確實引起了趙弘潤的憂慮。
就像韓王然反覆強調的,魏國若是始終抱著覆滅韓國的念頭,究竟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殿下。”
不知過了多久,趙弘潤聽到了侍妾趙雀的輕聲呼喚,他抬起頭來,看到趙雀與宗衛長呂牧,正有些擔憂地看著自己。
“怎麼了?”趙弘潤困惑地問道。
“怎麼了……”趙雀喃喃說了一句,在與呂牧相識一眼後,低聲說道:“自從城外回來後,殿下就一直坐在這裡愁眉不展,宗衛長大人與臣妾……”
“哦?”趙弘潤轉頭看了一眼天色,見窗外的天色已臨近黃昏,這才恍然說道:“原來我出神了那麼久麼。”
說著,他站起身來,活動四肢、舒展了一下筋骨。
此時,宗衛長呂牧好奇問道:“殿下,您莫非還在回想韓王的話?”
趙弘潤搖了搖頭,笑著說道:“我在想另外一個最根本的問題。”
“最根本的問題……”趙雀與呂牧面面相覷。
此時,就見趙弘潤走到視窗,手扶著窗欞,淡淡說道:“我在想,滅韓,這是否合乎我大魏的利益。……你們怎麼看?”
可能是萬萬沒有想到竟會是這種高度的問題,宗衛長呂牧與侍妾趙雀都吃了一驚,不敢發表自己的見解。
畢竟這種國策方針高度的問題,恐怕也只有垂拱殿內朝的諸位大人,才有資格與當今陛下以及眼前這位東宮太子殿下商議討論,除此之外,就算是朝中六部尚書,亦或是商水軍的將領們,都沒有這個資格。
更何況他呂牧與趙雀。
想到這裡,宗衛長呂牧連忙說道:“卑職……不敢妄言。”
趙雀亦說道:“臣妾亦不敢妄言。”
見他們神色有些莫名的慌張,趙弘潤苦笑著搖了搖頭。
他也希望垂拱殿內朝的諸位大臣此刻身在此地,好詳細地探討一番,再不濟,哪怕有介子鴟在旁也好,只可惜他此番並未帶上任何一位具有大局眼光的謀臣。
“隨便說兩句吧,讓我參考一下,說得不對也沒有關係。”趙弘潤笑著寬慰道。
“隨便說兩句……”
宗衛長呂牧苦笑連連,心說,這麼大的事,豈是他能隨意評價的?
但既然眼前這位太子殿下都這麼說了,他也只能硬著頭皮發表自己的見解。
“卑職以為,韓國一直以來都是我大魏的心腹大敵,若是有機會將其覆滅的話……卑職認為,唔,殿下不宜錯過這個良機。”
聽聞此言,趙弘潤笑著說道:“可是覆滅韓國,怕是需要我大魏展開一場至少持續五年的戰爭,而在這五年裡,其他國家或有可能趁機壯大……”
“這……”呂牧撓撓頭,感覺自己的腦袋有些不夠用。
見此,趙弘潤笑了笑,說道:“算了,你二人先退下歇息吧,讓我好好想一想。”
呂牧與趙雀對視一眼,退離了書房。
而此時,趙弘潤已沉浸於有關於覆滅韓國的利害計較中。
先說吞併韓國的好處。
吞併韓國,當然是好處多多。
首先是國土面積與國民人口,韓國擁有著不下於當今魏國的國土,有著雁門、代、太原、邯鄲、鉅鹿、漁陽、北燕等大郡,而國內人口,亦與魏國不相上下,若是魏國吞併了韓國,哪怕要分一份給秦國,魏國亦完全有希望成為整個中原最具底蘊的國家,在國土面積與國民人口方面,基本上與楚國持平。
其次是牧場,韓國的太原、雁門、代郡、漁陽、北燕等幾個大郡,皆有適合放牧、蓄養戰馬的天然牧場,若是魏國吞併韓國,無論是牛羊等牲畜還是用於戰爭的戰馬,都會變得更加充裕。
再其次,韓國擁有著不下於魏國的基礎設施,農田水利方面的技術,亦絲毫不下於魏國。
總得來說,魏國若能吞併且吸收韓國,那麼,魏國無疑將成為中原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國家。
總的來說,吞併韓國,能讓魏國得到錦上添花般的增益。
但,也僅僅只是如此而已。
為何這麼說呢?原因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