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地面目全非,難道韓軍就會放棄從城門進城?
不可能的!
哪怕明知其中必有蹊蹺,韓軍還是會選擇從城門進城,頂多就是再派些兵力繼續攻打城牆,不放鬆對城牆的持續壓迫罷了。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算是陽謀。
早知城內會變成那樣,方才就應該建議侯繼續強攻城牆……
看著近在咫尺的鉅鹿城牆,上谷守馬奢心中暗暗想道。
他是真沒料到,對面的魏公子潤在這種緊張嚴峻的攻城戰中,居然給他們耍了一個花招,然而正是這個小花招,使得韓侯韓武用數萬新兵性命創造出來的優勢,正逐漸消失由於韓軍已找到了敞開的城門這個突破口,故而放鬆了對城牆的持續壓迫,這就使得方才那些因為鏖戰而變得疲憊的魏軍,獲得了喘息的機會。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他著實有些佩服對面那位魏公子潤的急智與膽魄沒有大魄力的人,是無法做出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定的。
不知此時繼續對城牆施壓是否還來得及。
在皺眉思忖了片刻後,上谷守馬奢叮囑兒子代掌軍隊,自己則親自來到了他韓軍的本陣,向韓侯韓武敘說了此事,並提醒了那所謂的魏公子潤的陰謀。
片刻後,當聽罷上谷守馬奢對於戰況的剖析,不可否認,韓侯韓武的面色著實非常難看。
說實話,韓侯韓武並非是不學無術的庸才,他亦經過在軍隊的多年磨礪,當然也看得出來魏公子潤故意開啟城門的高明之處即讓城內的魏軍分攤了城牆區域魏軍的壓力,極大地削弱了此前數萬韓軍新兵的犧牲所營造的優勢局面。
但正如上谷守馬奢所認為的,韓侯韓武對此也無能為力,難不成他還能下令漁陽軍與上谷軍的先鋒部隊無視那扇敞開的城門?
總的來說,他當時隱隱能夠猜到幾分,但他只能寄希望於順利入城的韓軍,能夠儘快控制城內區域只要韓軍能佔領城內,就能化解魏公子潤的這招。
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城內竟會演變至陣地戰,以至於他這會兒不禁有種騎虎難下的窘迫:到底是繼續對城牆施壓呢,還是增兵城內?
要知道,此番前來攻打鉅鹿的韓軍,攏共也就那麼幾支:漁陽軍、上谷軍,還有一支剛剛組建不久、人數在六七萬左右的雜牌新兵。
雖然代郡守司馬尚,亦率領著數千並未穿戴重甲的騎兵在遠處觀望戰況,但這支騎兵充其量就是掠陣的,頂多就是在韓軍攻陷鉅鹿後,當魏軍企圖從這座城池撤離時,趁機進兵追擊,掩殺撤離的魏軍,然而在這場攻城戰中,這支騎兵的作用微乎其微。
在這種情況下,合力安排麾下兵將,就變得愈發重要。
韓侯韓武本來是這麼安排的:先讓新軍消耗城內魏軍的體力,再派漁陽軍、上谷軍這兩支精銳軍隊一鼓作氣攻下城牆,在這種情況下魏軍陷入劣勢,就有很大可能會選擇棄守鉅鹿,轉而投奔邢臺或者沙丘,而在魏軍選擇撤離的時候,再讓代郡守司馬尚麾下的騎兵出擊,趁勝追擊。
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他犧牲了三萬餘新兵、創造了有利局面的情況下,魏公子潤很機智地下令開啟了城門,將原本要負責接替攻打城牆任務的漁陽軍與上谷軍先鋒部隊,從城牆誘到了城內。
而最最關鍵的是,在明明已經攻入城內的情況下,漁陽軍與上谷軍的先鋒部隊,居然沒辦法壓制城內的魏軍,這簡直就是全盤破壞了他韓侯韓武好不容易營造出來的優勢。
那麼,如今怎麼辦?
韓侯韓武陷入了沉思。
退兵,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他付出瞭如此慘重的代價,豈有輕易善罷甘休的道理?
更何況,河內戰場那邊的局勢愈發緊迫,他無論如何都要儘快擊潰鉅鹿這邊的魏軍,擊殺魏公子潤只有擊殺了魏公子潤,縱使他韓國輸掉了這場仗,那也輸得值得,因為魏國失去了未來。
既然決不能撤兵,那麼就只有繼續攻城這一條出路了。
“全軍壓上!”
在經過了一番沉思後,韓侯韓武沉聲說道。
聽聞此言,上谷守馬奢眼中露出幾絲驚訝:侯所說的全軍壓上,難道指的是戰場上仍未動用那一半新軍,再包括他漁陽軍、上谷軍的其餘兵力?
從客觀來說,這個判斷並無差錯,甚至還可以稱作明知果斷,但問題是,這樣做的風險極大。
似乎是看穿了上谷守馬奢的心思,韓侯韓武沉聲說道:“只要能擊潰此間的魏軍,誅殺魏公子潤,無論付出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