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往的足足五倍。
可是讓他難以置信的是,直到齊魯聯軍建成了營壘,魏軍也沒有主動出擊過一次,每次田耽登高眺望,只是瞧見那些魏軍們呆在營壘內,或者在營壘外操練士卒,彷彿魏國將訓練士卒的營壘搬到了寧陽似的,幾乎沒有什麼大戰將至的氣氛。
……你到底在搞什麼鬼?
田耽越想越不對。
這個趙潤到底來宋郡幹嘛的?打下了魯國的寧陽就沒了後續行動。
難道是在攻打魯國?
田耽趕緊派人前去打探。
可打探回來的結果,卻讓他更加迷惑了:他齊國的即墨軍,此時已經部署在魯國王都曲阜一帶,嚴正以待,可魏軍,事實上並無一人踏足曲阜境內。
……守而不戰,這不像是魏公子潤的兵法,難道他有什麼詭計?
出於慎重的考慮,田耽命齊魯聯軍日夜監視著寧陽一帶魏軍的行動,卻不敢輕舉妄動,生怕又中了魏公子潤的盤外招甚至於,他還親筆寫信到臨淄,警告臨淄提高戒備,莫要以為魏公子潤的魏軍遠在寧陽就掉以輕心,天曉得魏公子潤會不會突然在臨淄城外蹦出來,一口氣拿下了臨淄。
可真相是,趙弘潤這些日子純粹就是在寧陽發懶,每日享受著侍妾趙雀的服侍,小日子過得非常愜意。
期間,趙弘潤對此也有些納悶:這田耽氣勢洶洶來奪回寧陽,怎麼不見動靜呢?
不過既然田耽並無行動,趙弘潤也不會吃飽了撐著主動去挑釁,畢竟使宋郡戰場呈現齊魏兩軍僵持不下的局面,這才是他的根本目的。
就這樣,在趙弘潤與田耽彼此都摸不著頭腦的情況下,宋郡這邊爆發戰爭的訊息,終於傳到了韓國的王都邯鄲。
第61章:決戰提前?!【二合一】
五月初八,一名信使騎乘一匹快馬,橫衝直撞般闖入韓國王都邯鄲,直奔侯韓武的府邸。
在和盤托出緣由後,這名信使得到了侯韓武的親自召見。
在見到侯韓武后,那名渾身是汗的信使,從懷中取出一份包裹完好的書信,一邊呈上一邊緊聲說道:“侯,此乃鉅鹿守燕縐大人的八百里加急。”
侯韓武的左右接過書信,在拆開且確認無誤後,將其遞給了前者。
燕縐的八百里加急?
侯韓武的面色變得凝重了許多。
在北原十豪中,鉅鹿守燕縐乃是侯韓武一系分量最重的韓國將領,此人嫻熟於舟船水戰,常年在鉅鹿郡對抗齊國名將田驁、田武的水軍,雖說勝負參半,但考慮到齊國鉅鹿水軍的實力,鉅鹿守燕縐能與齊國名將田驁、田武父子抗衡,已經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只是侯韓武覺得有點納悶,好端端的,鉅鹿守燕縐何必派人送來八百里加急密信?難道是齊國又有了什麼行動?
懷揣著諸般猜測,侯韓武拆開了密信,掃了兩眼信中的內容。
隨即,他嘴角揚起了幾許微笑,自言自語般說道:“哈哈哈,齊國與魏國,果真開戰了。”
對於齊魏交惡之事,事實上侯韓武並不意外,因為前段日子,北亳軍的首領向在復辟宋國時,也曾向韓國派來使者,尋求韓國的認可。
當時,侯韓武拒絕了向的懇請。
原因很簡單:弊大於利。
要知道,齊國幫助宋國,是為了維持前者在中原東部的霸主地位,提高在中原的影響力,說得難聽點就是刷一刷存在感,免得叫世人逐漸淡忘了齊國。
除此以外,復辟於滕城的宋國能帶給齊國什麼好處?頂多就是讓齊國多一個可有可無的盟國,方便齊國日後做什麼事的時候,在旁搖旗吶喊助增威勢罷了。
倘若是在以往,侯韓武可能也會想楚國那樣,出聲不出力地替宋國吆喝一下,純粹就是給魏國添點堵,但問題是,目前韓魏兩國正處於非常緊張的臨戰階段,彼此都在積極備戰,以應對那場事關韓魏兩國在中原霸主地位的戰爭,考慮到本國國內還未做好充分準備,侯韓武哪敢輕易撩撥魏國?
在如今的中原,誰都知道,魏國的儲君趙潤是一個非常暴躁的人,萬一他韓國替宋國吆喝了兩句,卻直接引爆了魏韓兩國的戰爭呢?
因此,韓國作為魏國目前的強勁競爭對手,然而卻並未公開支援宋國,對這件事抱持不聞不問,絲毫不準備介入的態度。
反而是齊國這個魏國曾經的盟國,公開支援了宋國。
當時侯韓武就猜測:搞不好齊魏兩國要因此反目。
而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