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位君主真正拿定主意之後,所謂的勸諫都是不存在的。
古往今來,有幾位君主會直接了當說出不允許提出什麼異議的話?
“看來諸位愛卿皆支援朕的決定,這很好……”
在朝會上,趙潤顛倒黑白地說道,旋即他端正了臉上的神色,沉聲說道:“既然如此,朕希望朝廷立刻行動起來,給予朕協助……”
殿內諸人面面相覷,最終只能預設這個結果。
主持完早朝之後,趙潤便來到了垂拱殿。
此時在垂拱殿內,似藺玉陽、虞子啟、介子鴟、溫崎等內朝大臣,也已經得知了發生在宣政殿內的事,得知魏王趙潤欲御駕親征,皆大為震驚。
震驚之餘,內朝諸大臣各有態度。
溫崎是支援他魏國君主御駕親征的,他覺得,在國家動盪的情況下,君主御駕親征非但能鼓舞士卒的軍心,還能激勵國人自發保家衛國這是除魏王趙潤這位君主以外,任何魏國將領都辦不到的。
倘若君主的出征能使舉國上下團結,使國家能渡過災難,那麼,溫崎認為君主就必須出征這是君主的職責。
因此,溫崎對於魏王趙潤提出御駕親征,持高度的認可。
但藺玉陽卻不這樣看待。
他覺得,國家越是動盪不安,君主就越發需要坐鎮在王都,更何況,太子趙衛尚且年幼,不足以承擔國家重任,萬一君主不慎戰死沙場,這可如何是好?
別看魏國近些年來非但日益強大,而且內部高度穩定,但這是基於當代君主趙潤的威勢,他的存在,使王權膨脹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徹底蓋過了國內一些原本會影響到國家穩定的問題,比如宗府、隴西魏氏、川雒羯族、國內王貴,再比如士族與王族的矛盾、士族與士族的矛盾,等等等等。
基於魏王趙潤的存在,魏國國內各方勢力都不敢造次。
但倘若趙潤這位強勢的君主不幸在這場極少勝算的戰爭中亡故,還有誰能壓制這些人呢?
難道靠年僅十餘歲的太子趙衛?
很大的可能是,一旦趙潤這位強勢的君主不在了,魏國很有可能會因此四分五裂,就像十幾年前的韓國那般,王權被國內王貴架空,成為傀儡。
倘若事情真到了那種地步,別的事暫且不說,至少魏國的崛起、以及對於中原的稱霸,怕也只能到此為止了。
但遺憾的是,縱使內朝首輔、百官之首的禮部尚書杜宥,都無法使那位君主改變主意,更別說藺玉陽、虞子啟等人。
內朝諸臣,也只能預設這件事。
片刻後,待趙弘潤來到了垂拱殿內時,他亦感受到了殿內的凝重氣氛。
“陛下,臣有事啟奏。”
待趙潤坐到王位上之後,藺玉陽最終還是按耐不住,走到前者面前,沉聲說道。
趙潤看了一眼滿臉慷慨正氣的藺玉陽,微笑著說道:“愛卿請講。”
只見藺玉陽躬身施禮,正色說道:“懇請陛下收回成命,放棄御駕親征!”
殿內的氣氛一下子變得更為凝重,畢竟,趙潤方才在早朝上時,那可是直接說明不允許提出異議的,沒想到,藺玉陽居然還敢提起此事,而且是直接了當的勸阻。
就在殿內諸臣以為趙潤會勃然大怒時,他們卻意外地看到,趙潤一臉疑惑地抬起頭看向藺玉陽,問道:“愛卿方才說什麼?”
藺玉陽正色說道:“臣方才說,懇請陛下……”
“不,前面一句。”趙潤打斷道:“說得什麼?”
“前面一句?”藺玉陽愣了愣,感覺一頭霧水,在回憶了一下後,方才回答道:“臣說……陛下,臣有要事啟奏?”
“是這句。”趙潤點點頭,隨即目視著藺玉陽,笑眯眯地說道:“不準啟奏!”
“……”藺玉陽張著嘴,為之傻眼。
“噗”
此時正在喝茶的溫崎,聽到趙潤那句話,樂得險些將嘴裡的茶水噴出來,嗆地他連連咳嗽。
“陛下!”
在愣了半響後,藺玉陽終於回過神來,一臉感慨正氣地說道:“若陛下不肯聽勸,老臣便一頭撞死在這柱子下。”
此時,禮部尚書杜宥正巧走入殿內,正好聽到藺玉陽慷慨激昂地說出這番話,不由地為之一愣:藺大人這架勢……好眼熟啊。
而其餘殿內諸臣,則默不作聲地頻頻看向趙潤,暗自猜測著這位君主將如何對應藺玉陽這種死諫。
在諸位內朝大臣的注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