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多了,他笑呵呵地說道:“去隴西跑了一趟。”
“隴西……”
趙弘潤喃喃重複道。
不得不說,儘管真正的魏人是從隴西的山林裡走出來的,但是如今,很少有魏人還曾記得他們的故地隴西。
哪怕是趙弘潤。也只知道那是一片土地貧瘠、環境十分惡劣的土地。
“隴西……還有我魏人居住著麼?”趙弘潤好奇問道。
“自然是有的。”趙元俼怪異地瞧了眼趙弘潤,好笑地說道:“沒在宮學好好唸書吧?隴西那可是咱們大魏的故地,我姬趙一族的源地,祖宗廟宇,你說有沒有魏人居住著?”
“宮學又不教這個。”趙弘潤翻了翻白眼,旋即又好奇問道:“話說六叔當年去隴西幹嘛?”
趙元俼笑了笑。說道:“去拜訪隴西的魏君。”
“魏君?”趙弘潤愣了愣,要知道大魏不像楚國,可沒有什麼君什麼君的冊封,一般而言,君就是指代君王、國君。
這就不對了,大魏的君王那可是趙弘潤的父皇趙元偲,怎麼又冒出來一位魏君?
“六叔口中的魏君是……”
趙元俼猜到了趙弘潤心中的驚愕,笑著解釋道:“事實上,應該稱作族長才對。”
趙弘潤一聽就更加糊塗了。畢竟族長更適合用於家族、氏族對當家、首領的稱呼。
忽然,他心中一動,試探著問道:“莫非是我姬趙一族?”
“唔。”趙元俼點了點頭,旋即更正道:“是同源於姬姓沒錯,不過非我趙氏,而是魏氏。”
“魏氏?”趙弘潤臉上露出了古怪的表情。
見此,趙元俼笑著說道:“難道沒人告訴過你,我姬姓趙氏出於自姬姓魏氏?”
趙弘潤茫然地搖了搖頭。
見此。趙元俼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解釋道:“六叔也不曉得多少年前。那時候,還沒我姬趙氏,當時我正統的魏人,乃姬姓魏氏。後來,因為隴西的土地實在太貧瘠了,因此。一部分人向東遷移,那便是我姬趙氏一族的先祖。……先祖朝著太陽昇起的方向遷移,在長途跋涉後,終於在三川郡定居下來。”
“定居在三川郡?”趙弘潤驚訝地問道。
“對!”趙元俼點點頭肯定道:“那時候我大魏還未攻滅梁國、鄭國,將王都遷移至大梁。那是後來的事了。”
“原來如此。”趙弘潤釋然地點了點頭。
可轉念仔細一想,他隱隱感覺有點不對勁,遂疑惑問道:“等會,六叔,倘若三川郡是我姬趙一族的發祥地,為何成皋關……”
所謂的三川郡,指的便是成皋關向西的一大片三川之地,土地遼闊堪比潁水郡,並且這裡土地肥沃、水源豐富,近代朝廷工部正準備在此投入大量人力,開發這片土地。
但怪就怪在,成皋關設立在三川郡的東側,它並沒有將偌大的三川郡包裹起來,彷彿將這片拒之門外似的。
曾經趙弘潤並沒有去細想這件事,而如今細細一想,就感覺不大對勁。
“六叔,成皋關……真是為了防備韓人所設的麼?”
“……”趙元俼略有些意外地望著趙弘潤,旋即搖了搖頭,淡淡說道:“成皋關外的三川郡,如今被戎國所佔據著,戎人切斷了我大魏姬姓趙氏與隴西姬姓魏氏的通道,以至於,咱們這邊根本不知隴西發生了什麼。”
發生了什麼?
仔細琢磨著六王叔說這句話時的語氣,趙弘潤試探著問道:“難道所謂的隴西不穩,指的是……”
“啊。”打斷了趙弘潤的話,趙元俼點點頭,凝重地說道:“隴西,正被羌、秦兩個氏國的攻打下岌岌可危,隴西的魏君多番派人前往我大魏求援,但因為戎人切斷了我大魏與隴西的要道,求援的訊息始終未能送至。”
“情況很嚴重麼?”趙弘潤聞言驚愕地問道。
“唔。”趙元俼點了點頭。
“幾乎要滅國……”(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八章:遠方的變故(二)
幾乎要滅國……?
趙弘潤駭然地望了一眼趙元俼,要不是這位六王叔在說起此事時滿臉凝重之色,他真以為他在開玩笑。
這算什麼?
大魏這邊剛剛穩定下來,母氏國幾乎要滅國了?那些與姬姓趙氏一族血緣相近的姬姓魏氏一族,幾近覆滅?
趙弘潤簡直不知該說什麼。
可能是瞧見了趙弘潤滿臉驚駭的神色,趙元俼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