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3部分

碼也要保證本國的利益,這是作為一名魏國士卒的義務!

“yu——”

隨著一聲籲響,一名負責在前方探路的騎兵勒住了韁繩,緩緩停在周奎面前。

“將軍。”這名騎兵抱了抱拳,神色焦慮地說道:“前方……情況有點不對勁。”

“什麼不對勁?”周奎問道。

只見這名猶豫了一下,壓低聲音說道:“在前方山坳間,有一支三川部落的兵馬在隘口間駐紮了營地。”

所謂的隘口,泛指山丘與山丘之間的自然通道,戰爭時雙方軍隊經常以攻克並駐守隘口的戰術,來達成某些戰略目的,比如封鎖敵人的活動範圍、截斷敵軍糧道等等。

旁邊,周奎麾下的一名曲侯聽聞,驚詫地問道:“那些羱族人與羝族人搞什麼鬼?難道他們又在舉行什麼祭典麼?……將軍,要不要去交涉一下?”

……

周奎聞言默然不語。

的確,三川之民經常會因為舉辦有些祭典而封鎖道路,就跟魏國祭天祀地的風俗類似,說實話談不上什麼稀奇的事,但是在此時此刻封鎖了道路,這就難免讓人產生遐想了。

良久,周奎沉聲說道:“隊伍繼續向前,準備與羯族人或羯族人交涉。……注意戒備,提防對方襲擊。”

“提防偷襲?”那名曲侯聞言愕然,不解問道:“他們為何會襲擊我成皋軍?”

也難怪這名曲侯不能理解,畢竟在以往,成皋軍與成皋關西側的羯族、羝族人,那可向來是井水不犯河水的。

“小心點總不會有錯。”

周奎不好向部將們解釋,含糊地說道:“終歸,碭山軍在三川的行徑,難保對方不會遷怒到我成皋軍。”

“喔,這倒是。”那名曲侯恍然地點了點頭,算是被說服了。

運糧的成皋軍,緩緩向前,大概行走了約兩三里地左右,周奎果然瞧見遠處的山坳隘口處,有一群數量不少的三川之民在那築造了一座好似關隘般的營地。

並且,這群人似乎早已得知了他們這支成皋軍的到來,一個個都從營地內的氈帳內走了出來,站在營口,神色各異地望著他們。

不單單是隘口,兩邊的山上,也駐紮著羯羝兩族的軍隊……

周奎在靠近的時候,仔細觀察著對面那片山丘。

“前面的魏軍,止步!”

一個洪亮的聲音,在隘口處的陰戎部落響起,周奎定睛一瞧,這才發現喊話的是一名身上羊皮襖明顯比其餘族人油光鮮亮許多的中年人。

不出意外的話,這名中年人準是哪個部落的領、甚至是首領。

所謂的領,指三川部落內處於領導地位的人,地位類似魏國這邊的將軍、官員等等,可以視為是直接部落內大小事務的頭領,比如狩獵、打仗等等;

而首領,即指該部落的族長,一般而言只是動動嘴的角色,具體的任務則交予部落內的領去做。

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名領,都是具有相當權利的。

這不,注意到這一點的周奎並未貿然與對方交惡,依言讓麾下計程車卒停止了前進,用羱族語對對方喊道:“不知閣下是哪支部落的友鄰,為何要攔住我成皋軍的去路?”

對於成皋軍出身的周奎會說他們羱族語,那名中年人並不驚訝,因為居住在成皋、鞏、雒、睺氏這一帶的魏人或三川之民,其實大致都聽得懂對方的語言,畢竟以往雙方的接觸並不少,問題僅在於講對方的國家或種族的語言是否通暢罷了。

比如這名中年人,他方才就是用魏國語言說的,只不過咬字不是很清楚罷了。

“(羱族語)我方因為某些原因,暫時封鎖此地,請你們返回吧。”

可能是見周奎會說他們羱族語言,而且說得還較為順暢,那名中年便改回了母語交談。

“(羱族語)因為什麼事封鎖這一帶?”周奎問道。

“(羱族語)這是我方的內事,恕我不便透露。”那名中年人回答道。

聽到這個回答,周奎皺了皺眉,此刻他已經可以肯定,這些羱、羝兩族的人,封鎖此地十有**就是為了截斷商水軍與碭山軍的糧草,不允許成皋軍再繼續給前兩者運輸糧草。

既然如此……

周奎的眼神閃過一絲冷色,稍縱即逝。

他大聲喊道:“能否通融一下,我軍急著要給我國的軍隊運輸糧草,耽擱不起。”

聽聞此言,那名中年人與其附近的羱族人及羝族人面色微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