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南梁王趙元佐所面對的敵人實在是太強悍了。
順便提及一句,南梁王趙元佐正是在河內戰場充分體會到了趙弘潤去年留下的那些矮牆與據點的強大作用,因此,他派人聯絡冶造總署,希望冶造總署提供水泥,至於目的,不言而喻。
國難當頭,冶造總署自然不會拒絕南梁王趙元佐的要求,但是,趙弘潤卻不看好南梁王趙元佐企圖用水泥築牆阻擋韓軍的策略南梁王負二的戰績怎麼來的?還不就是韓軍突破了那些矮牆唄。
別看目前彷彿是南梁王趙元佐佔據上風,但在趙弘潤看來,一旦韓軍適應了陣地戰,南梁王趙元佐多半無法保住目前勝五、平六、負二的優勢。
光憑守,可無法令韓軍就此退兵啊,三伯……
趙弘潤暗暗說道。
當然,話雖如此,但趙弘潤並不認為南梁王趙元佐果真就只有這麼點能耐,畢竟至今為止,姜鄙的北三軍還沒有絲毫動靜。
趙弘潤尋思著,南梁王趙元佐絕非只是被動防守那麼簡單,否則,姜鄙的北三軍為何至今還未參戰?
放下手中的戰報,趙弘潤又拿起另外一份戰報宋地戰場的戰報。
看著這份戰報,趙弘潤深深地皺起了眉頭。
原因很簡單,因為宋地戰場那邊的戰況很不妙,非常不妙。
據戰報上所記載的,宋地戰場上的魏軍,已經吃了多場敗仗,非但沒有擋住宋地叛將南宮的睢陽軍,也沒有擋住壽陵君景舍所率領的楚軍,以至於魏軍呈現節節敗退的局面。
雖然說據趙弘潤所知,目前禹王趙元仍駐足在大梁,似乎是在操演、訓練桓王趙弘宣麾下的北一軍,但按理來說,此刻在宋地戰場上,上將軍韶虎與大將軍百里跋,應該是聽從禹王趙元的戰略安排行事的。
難道說,那位五王叔只是徒有虛名?
趙弘潤深深皺起了眉頭。
第1170章:戰況簡報(二)
“呼……”
良久,趙弘潤長長吐了口氣,換了個粗俗的坐姿:雙手反撐在地上,仰著頭,雙腿伸到面前的案几下。
相信這種坐姿若是被禮部的儀官瞧見,對方定會好好教一教趙弘潤什麼叫做禮俗。
不過眼下在帳內,就只有雀兒,她並沒有說什麼,反而,見趙弘潤露出疲憊之色,跪坐在旁的她朝著趙弘潤挪了挪,一雙小手搭在趙弘潤肩膀上,輕輕揉捏起來。
趙弘潤愣了愣,下意識地想謝謝雀兒,不過一轉頭看到雀兒那面無表情的模樣,他就不禁有些氣餒。
因為他知道,對方並非是真心實意地服侍他,就好比她恭順地稱呼他為公子,只不過是在這個女人眼裡,他趙弘潤的確是她必須效忠、服侍的公子,僅此而已。
雖然心中有點小小的不舒服,但不可否認,雀兒揉捏他雙肩的手法頗為熟絡,讓他感覺很是舒服,原本有些亂糟糟的思緒,彷彿也受到影響,逐漸變得澄明起來。
五叔……曾經力挫三伯,將父皇扶上大位的五叔,不可能只是浪得虛名吧?倘若這位果真只是浪得虛名,如何會讓南梁王視為勁敵?
微微睜開眼睛,趙弘潤瞥了一眼被他擺在案几上的那份關於宋地戰場的戰報,隨即閉上眼睛,回憶著近段時間裡所收到的所有有關於宋地戰場的戰況簡報。
由於趙弘潤希望碭山軍大將軍司馬安出任河西守,因此,早在半年之前,上將軍韶虎所統率的魏武卒,便移駐到留地(陳留),以至於當楚壽陵君景舍率領號稱百萬的楚軍進攻魏國時,上將軍韶虎第一時間將魏武軍移駐到了拓城。
拓城地處於渦河與濟河的交匯處附近,在y字形兩條河流的上面那片區域上,曾經是宋國抵擋楚國進攻的重要城池。
拓城的西邊相隔著一片人跡罕至的山嶺,即是魏國的邊城陽夏,也是如今趙弘潤麾下黑鴉眾的總據點;而拓城的南邊,則是楚國的苦縣,當年楚固陵君熊吾,就是從這裡出兵,攻打宋地。
不過前兩年,由於楚國在齊魯魏越四國伐楚戰爭中戰敗,因此,包括苦縣在內的原固陵君熊吾的封邑,楚王熊胥將其割讓給了魏國。
但因為這片土地已被趙弘潤麾下的遊馬軍與川北騎兵掃蕩過一面,無論是當地的楚民還是財富,皆被席捲到了商水邑,因此,非但趙弘潤看不上這片土地,就連魏國也看不上。
考慮到接受楚國的割地會引起楚民的仇恨,因此,魏天子在趙弘潤的建議下,將苦縣等幾個城縣的土地,還贈給了楚國,充當在楚國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