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弘潤,如今也無法撼動南梁王趙元佐這位平亂功臣的地位。
聽到趙弘潤那嘲諷的話,介子鴟微微一笑,隨即正色說道:“南梁王背棄蕭逆,這並不奇怪,殿下。……不管南梁王與陛下曾經有何恩怨,首先,南梁王亦是姬趙氏王室的一員,我大魏若是衰弱,對他沒有任何好處。……因此,他與蕭鸞充其量只是虛與委蛇、各取所需,不可能會真心實意地合作。至於第二個原因,在下認為,南梁王恐怕是已經看穿了蕭鸞的狼子野心。”
“此話怎講?”趙弘潤問道。
介子鴟斟酌了一下語氣,說道:“蕭鸞出賣怡王爺,足以證明,此賊的目的不在為蕭氏平反,而是為了顛覆我大魏。但蕭逆……縱使乍一看勢力龐大,但實際上,並不足以憑一己之力顛覆我大魏,他們最大的優勢,僅僅在於他們潛藏在水面之下,一旦他們浮出水面,我大魏只需出動幾支軍隊,即可將他們剿滅。……因此,在下這裡有一個猜測。”
“你說說看。”
“如方才在下所言,在蕭逆的計劃中,中陽行宮叛亂之後,便是大梁之亂,這多半是他們早已制定的計劃。可問題是,由於南梁王趙元佐的棄暗投明,蕭逆並未在中陽行宮叛亂中達成預期的目的,而在這種情況下,蕭逆依舊發動了大梁這邊的叛亂,這是為何?……按照常理,中陽行宮叛亂失敗,他們不應該繼續藏匿下去麼?……唯一的解釋就是,箭已射出,縱使是蕭逆也無法阻止了。”
“什麼意思?”趙弘潤皺眉問道。
此時,就見介子鴟一臉正色說道:“在下認為,大梁叛亂,並未是蕭逆此番一系列陰謀的終結。若在下沒有料錯的話,接下來,我大魏地方,會陸續爆發蕭逆的叛亂,蕭逆會竭盡全力地營造出我大魏內亂重重、外強中乾的局面,藉助外力覆滅我大魏。”
聽聞此言,趙弘潤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