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的情況下,說實話弱得與卸甲的齊國士卒不相上下,以至於被宋雲的叛軍在泗水…微山湖一帶打得灰頭土臉。
可沒想到的是,當南宮反叛的時候,宋雲卻站在了魏國這邊較真來說,宋雲並沒有確切表示站邊魏國,可他卻在大力進攻被南宮控制的宋郡諸縣。
因此,文少伯決定親自去找宋雲談談,為此,他還特意請義兄弟介子鴟提了點他。
至於提點什麼,趙弘潤多少才能猜到,畢竟宋雲自詡原宋國將領,一直以來都致力於復辟宋國,此番趁南宮與楚軍匯合攻打魏國之際,率軍進攻宋郡諸縣。倘若魏國敗得太快,宋雲麾下的叛軍,如何擋得住南宮的睢陽軍以及楚國的軍隊?
因此,宋雲是絕對不希望魏國在這個時候就覆亡的,只要從這方面著手,說服宋雲同意梁魯渠開通,不在話下。
至少在趙弘潤看來,宋雲絕對不會願意好不容易等到的復國機會,因為魏國敗得太快而白白錯失,以至於宋地繼一度成為魏國領地之後,又被楚國佔領。
而更關鍵的是,相比較魏國的貴族,楚國的貴族更貪婪。
十月十四日,第一批石油桶彈運到了函谷魏營,整整四十車,每車十二桶。
雖然數量並不是很多,但用來向秦軍證明魏軍誓破函谷的決定已然足夠。
於是乎在當日,趙弘潤率領五萬商水軍、兩萬川雒聯軍,攜數十輛投石車,在函谷外擺開陣型。
“給本王焚盡這片山!”
隨著趙弘潤一聲令下,數十輛投石車無休止地向遠處的函谷秦營拋投石油桶彈,頃刻間就將近五百桶石油用盡。
與此同時,正如武信侯公孫起所猜測的那樣,坐鎮在雒南盆谷的魏將司馬安,正準備率軍橫跨秦嶺,反侵入秦國本土。
而在河東一帶,現任韓國太原守樂成,亦與魏將、臨洮君魏忌戰於汾陰津,每日交兵不斷,雙方士卒的鮮血,染紅了河面。
不得不說,隨著臨近寒冬,各方戰場的戰局迅速升溫,誰都想在寒冬來臨前取得優勢。
第1189章:沒有退路的戰爭【二合一】
“嗚(wu)嗚(wu)”
“嗚(wu)嗚(wu)”
隨著幾聲響徹天際的悠長號角,五萬商水軍與兩萬川雒聯軍在函谷山下排列好陣型,更有數十架投石車被推到陣列前方。
顯而易見,魏軍這是準備強攻函山秦軍連營了。
在得知這個緊急軍情後,在函谷秦營中,武信侯公孫起當即下令全營將士做好應戰準備,隨即,他帶著秦少君來到營寨轅門處的一座眺望臺,登高眺望山下的魏軍。
平心而論,幾萬人的軍勢,武信侯公孫起不是沒有遇到過,甚至於,當初秦國與西羌開戰,與隴西魏氏開戰時,別說幾萬人,就算是幾十萬的軍勢,也不是罕例。
當然,這裡所說的幾萬、幾十萬,指的是包括非正規軍在內的軍隊。
所謂的非正規軍,這個範圍非常大,比如秦國的黥面、齊國的技擊士、楚國的糧募農兵、三川的奴隸兵等等。
這些非正規軍,衣甲不齊,裝備落後,實力也是良莠不齊,兇悍的有如秦國黥面,縱使的兵甲齊全的齊國正規軍士卒也不見得會是前者的對手,但更多的則是像楚國的糧募農兵那樣,欺軟怕硬,幾乎只能打打順風仗,而一旦己方戰況不妙,這幫人非但起不到力挽狂瀾的作用,甚至於反而會加促潰敗。
但也有國家,採取非教而不得徵的規定,比如韓國,比如魏國。
不可否認,魏國沒有像楚國那樣擁有四百萬極限可徵兵源的底蘊,隨隨便便就能拉起一支百萬大軍,但魏國的軍隊,基本上是訓練滿一年才敢投入戰場的軍隊,這就使得魏國步兵的質量,非常精通沙場作戰當然,韓國的軍隊亦是如此。
就比如眼下在函谷山下,儘管皆是受魏公子姬潤統帥,但魏國商水軍與三川川雒聯軍這兩者,在軍容上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景象。
相比較亂亂糟糟的川雒聯軍,那五萬商水軍列隊整齊、緘口不言,光是站在那裡,就讓在山上窺視秦軍感到莫名的壓力。
縱使是武信侯公孫起,亦忍不住在心底稱讚一聲:這是一個可怕的對手!
“商水軍……”
望著山下那支魏軍,秦少君、王等參加過前年魏秦三川戰役的將領們,此刻皆露出了極為凝重的表情,而其餘未曾參加過當年那場戰爭的秦軍兵將們,則用帶著好奇、審視的目光,打量著那支魏軍,彷彿是想看看那支魏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