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除了遊馬軍百人將石進這個特殊的例子以外,在第三等功勳這個檔次內的,朝廷只是厚待了戰死的將士,比如賞賜爵位、視情況減免稅收,由宗府將犧牲者的兒子訓練為宗衛等等。
相比較第三等功勳,第二等功勳的賞賜更為豐厚。
比如頭一個受到封賞的碭山軍大將軍司馬安,直接任命為河西守,總懾河西,統籌魏國日後對林胡開戰,奪取河套地區的事宜。
而繼司馬安之後,臨洮君魏忌成為第二位受到封賞的人,被任命為河東守。
不可否認,臨洮君魏忌成為河東守,卻是有肅王趙弘潤幫襯的影子,但不能否認,這位君侯在與韓將樂城、韓徐的交鋒中,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率領一幫新兵阻擋幾倍兵力的太原韓軍數月之久,誰敢忽視臨洮君魏忌的功勳?
日後,魏國河西有司馬安,河東有臨洮君魏忌,兩者相輔相成,何懼韓國太原、何懼河套林胡?
看著在大殿中央叩地接受封賞的司馬安與臨洮君魏忌,縱使是趙弘潤心中亦不禁有些振奮。
他所在的魏國,終於逐漸強盛起來。
而這是否意味著,他離閒王的夙願已經不遠?
第1262章:論功行賞(二)
ps:今天有點事碼字晚了,第二更在十二點後,請書友原諒。等不及的書友可以明日再看。
以下正文
繼司馬安與臨洮君魏忌之後,將軍姜鄙第三位獲得第二等功勳的封賞。
這也難怪,畢竟姜鄙在這場仗中的功勳絲毫不比司馬安與臨洮君魏忌遜色,多虧了他率軍偷襲太原、雁門、代郡三地,這才促成了南梁王趙元佐的陰毒計謀,迫使韓國不得不撤兵事實上他的功勳比臨洮君魏忌還要大。
最終,姜鄙受封為上黨守,使魏國北疆,又添了一位猛將。
上黨守麼?
在聽到朝廷對姜鄙的冊封后,趙弘潤還著實有些意外,有意無意地看了一眼西席那邊的宗府宗正趙元儼,以及慶王趙弘信。
他相信,這肯定是慶王弘信私底下在朝廷、在宗府多方交涉的結果,畢竟姜鄙是隴西魏氏的名將,若沒有擔保人,朝廷按理來說是不會將姜鄙放在上黨守這個位置上的。
就好比臨洮君魏忌,也是趙弘潤私底下交涉,才使朝廷同意其擔任河東守。
這主要是為了防止隴西魏氏在魏國做大,竊取魏國姬趙氏的權利,可在趙弘潤看來,這種防備其實也沒多大意義,畢竟腐朽的隴西魏氏,事實上也就只有魏忌、魏、姜鄙、趙勝這麼幾位賢才了,論人才濟濟,根本比不上魏國,用得著擔心什麼?
不過話說回來,趙弘禮還有雍王,居然會默許姜鄙擔任上黨守,這還真是有點意外。
想到這裡,趙弘潤抬頭瞧了一眼在西席就坐的原太子趙弘禮與雍王弘譽二人,見二人笑容可掬,心下著實有些意外。
要知道,目前趙弘禮的原東宮黨,主要就在上黨郡一帶雌伏,購置產業、企圖東山再起,按理來說,慶王黨的姜鄙擔任上黨守,這對原東宮黨人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不過仔細想想,趙弘禮目前在朝中的話語權已不復當初,恐怕也沒有那個實力將姜鄙拉下來換成他自己一系的人,至於雍王弘譽……
趙弘潤瞅了瞅雍王弘譽,又瞧了瞧趙弘禮與慶王弘信,心中暗暗猜測:莫非,雍王是希望藉此拖趙弘禮下水?
不得不說,這個猜測很有可能:慶王黨的姜鄙成為了上黨守,趙弘禮的原東宮黨勢必會陸陸續續受到影響。而一旦趙弘禮受到了來自慶王弘信的威脅,會不會就愈發向雍王弘譽靠攏呢畢竟,上黨郡只要恢復元氣,亦是一片富饒之地,實在很難想象慶王弘信不會因此心動,任憑趙弘禮背後的原東宮黨在那片土地積蓄財力。
據趙弘潤所知,如今的原東宮黨,在上黨郡主要從事種糧與釀酒兩大產業,尤其是釀酒,上黨郡本來就適合種植黍(高粱),再加上著當初從趙弘潤手中得到的蒸餾提純技術,原東宮黨釀造的烈酒,如今在魏國還是頗為暢銷的,至少在許多魏**隊的將士這邊受到強烈支援。
搞不好,慶王弘信也是聽說了什麼,準備在這方面插一手。
想到這裡,趙弘潤心中有些不悅。
要知道,他在趙弘禮的上黨烈酒這件事上,也是擁有不少利潤分紅的,否則,他怎麼可能會將蒸餾技術交給東宮黨?倘若慶王弘信當真要在這方面插手分一杯羹,那麼日後,他與慶王弘信遲早要在這件事上幹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