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9部分

因此,作為一名魏人,作為魏國的皇子,趙弘潤其實非常希望能夠幫助自己的國家奪回曾經的失地,正因為這個原因,他才會將百餘年前魏韓兩國在上黨郡境內對峙時期的古老地圖,拓印下來,帶在身邊。

而眼下,泫氏城已被他趙弘潤所攻克,長子城就在眼前,趙弘潤是多麼希望能揮軍往北,奪回長子城這座曾經屬於他們魏國的城池。

但是,他麾下的軍隊沒有軍糧了。

十萬肅王軍,每日的軍糧消耗,相當於一座用糧谷堆積而成的山丘,相當誇張。

肅王軍的後勤運輸,走的是皮牢關這條路線:魏國國內,由戶部與兵部聯合組織的運輸軍糧的民夫隊伍,會源源不斷地將糧食運到前線。先運到臨汾,再從臨汾縣經唐縣、皮牢關,最終運到肅王軍軍中。

值得一提的是,肅王軍的軍糧,一般以速食或者即食食物為主,比如炒米、羊餅、肉乾等等。

這是趙弘潤提倡的,畢竟他麾下的肅王軍,因為訓練有素而且配備魏國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因此進攻力非常強悍,這就導致肅王軍往往能在幾日內連續攻克數地。

正因為這樣,才會有人覺得某位肅王擅長速攻戰、遠襲戰。

但是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後勤糧草供應不上。可能在某個時期,負責運糧的民夫隊伍,速度甚至還沒有在前線攻城拔寨的肅王軍的速度快。

為了避免延誤戰機,趙弘潤提倡速食性的軍糧,用炒米、羊餅、肉乾等方便儲藏,且不容易變質的食物作為軍糧。

不可否認,這種用豬油炒過的炒米,亦或者用羊油煎過的羊餅,方便攜帶而且耐飢,一名士卒往往吃一小捧炒米,或者啃一塊羊餅,就能堅持一整日。而肉乾就不必多說了,那種硬得地跟石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