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6部分

可是等了足足一日,朝中依舊是風平浪靜,絲毫沒有雍王弘譽遭到王氏報復的訊息傳來,這讓襄王弘很是驚奇。

他喚來宗衛長梁旭,狐疑地問道:“常樂那小子果真已將雍王的書信交給王皇后了麼?”

倒不是懷疑常樂,畢竟常樂對他還是極為忠誠的,問題是這個小子的身份有些特殊,即是他的遠方表親、又是他妻室常氏的堂兄弟,因此,這小子以往沒少讓襄王弘操心。

“卑職去問問。”

宗衛長梁旭點了點頭,邁步走出了書房。

待一炷香工夫後,梁旭便又回來了,回稟襄王弘說道:“殿下,昨夜常樂沒有回王府。”

“這廝……”襄王弘氣地說不出話來。

不過這個時候,襄王弘還未意識到常樂已遭遇不測,畢竟常樂這小子以往沒少夜宿於煙花柳巷。

但是一連等了兩天,朝廷、皇宮那邊仍然沒有絲毫對雍王弘不利的跡象,並且常樂也沒有回到襄王府時,襄王弘就感覺不對勁了。

要知道,常樂雖說平日裡流連於煙花柳巷,可從未沒有連續兩天兩宿不見蹤影。

“出事了!”

待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後,襄王弘面色難看地說道。

果不其然,在第三日的時候,襄王弘便聽說了一件事:城內的一條民渠中,撈起了一具屍首。

襄王弘心中咯噔一下,心中彷彿已隱隱猜到了什麼,當即對宗衛長說道:“梁旭,你即刻前去看看,是否是常樂。”

“是,殿下。”

宗衛長梁旭點點頭,連忙離府,騎著馬匹前往大梁府。

大梁府主管大梁的治安與民事,雖說此番從水渠中撈到一具屍首,但因為是大梁城內的百姓報官,所以也算民事,需在大梁府備案後,再移交給大理寺,追查兇犯。

來到大梁府,梁旭求見了大梁府府正褚書禮,隨便扯了一個藉口,終於見到了那具死屍。

果不其然,這具在水渠裡泡了多時、看似有些浮腫的屍體,正是前兩日襄王弘派去皇宮向王皇后告密、且送遞雍王罪證的襄王府的家僕,常樂。

在對屍首驗明正身之後,宗衛長梁旭仔細搜查常樂的屍首,發現那份雍王的罪證已不翼而飛。

他轉頭詢問大梁府府正褚書禮道:“褚大人,此人從水渠裡撈上來時,可曾有什麼……特別的東西?比如,書信。”

褚書禮看了一眼宗衛長梁旭,可能是想了什麼,不過什麼也沒有多說,搖搖頭說道:“雖然本府不知梁宗衛長指的是什麼書信,但是本府可以保證,此人是先被人所殺,隨後再丟入城內水渠的,且當時懷中並無書信。”

說著,他向宗衛長梁旭簡單解釋了一下

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常樂被撈上來時,身上並無繩索,且背後卻有足以致命的傷口,這就說明,此人是先被人殺死,隨後投入水渠的;至於書信,由於墨汁遇水會化,會滲透紙張沾染到衣服上,可常樂身上的衣服,卻無半點墨跡,如此可以證明,常樂在被人殺死丟下水渠時,身上並無書信。

宗衛長梁旭點點頭,顧不得收斂常樂的屍體,火速回到襄王府,將大梁府府正褚書禮的論斷告訴了襄王弘,只聽得襄王弘滿臉鐵青。

“究竟是何人壞本王好事?!”

氣急敗壞的襄王弘,砸了書房內許多珍貴玩物。

想想也是,那份雍王親筆寫給崔協的書信,那是多麼關鍵的證物,足以將雍王弘譽扳倒,可是呢,卻不知是誰,壞了他的好事。

“會不會是青鴉眾?”

宗衛長梁旭在旁問道。

“……”襄王弘愣了愣,隨即眯著眼睛不說話。

平心而論,因為大梁是內侍監的地盤,因此,肅王趙弘潤手底下的青鴉眾,在大梁是非常低調的,只負責給趙弘潤收集一些情報。

但即便如此,朝野還是有些人,透過種種特殊渠道得知了這股隱賊眾的存在,誰讓青鴉眾在大梁的地位特殊,就連內侍監都與他們保持著互不干涉的狀態呢。

“你是說……老八?”

襄王弘不甚肯定地反問道。

宗衛長梁旭點點頭,低聲說道:“殿下,肅王殿下與雍王、慶王兩位殿下不同,他對皇位是沒有興趣的。……因此,駱使趙弘禮自免了太子的頭銜,雖然能影響到殿下與雍王、慶王的關係,但不會影響雍王與肅王的交情。……因為肅王,本來就是義助雍王。”

頓了頓,他壓低聲音,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