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9部分

胸的憋屈終於得到釋放,低落計程車氣重新振奮起來。

“文和,你這一條計策果然妙呀,不費一兵一卒就滅了兩萬多賊軍,古往今來,朕實在想不出還有可與你這一計相媲美的啦。”曹操不吝美詞的讚揚著賈詡。

而鬚髮皆白的賈詡,卻是一身的淡然,只淡淡道:“但不知劉備是否也死於昨夜的計策中,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大魏便可高枕無憂了。”

曹操冷笑道:“朕有種預感,劉備的好運氣要到頭了,多半已死在昨夜的地陷水淹之中。”

“聽聞那劉備一直未立太子,而其內部荊州和關隴計程車人之間又多有明爭暗鬥,如今劉備驟死,敵國就算不土崩瓦解,也必會陷入群龍無首,爭權奪利的內耗當中,到時候,就是我們大魏反攻的時候了。”

司馬懿早猜到賈詡會有奇策,他早有準備,這時便不失時機的給曹操描述出了一幅藍圖。

“文和,你以為呢?”曹操把目光投向賈詡,此刻,這位毒士已成了他最信任的謀士。

賈詡略一思索,說道:“劉備若死,則其軍必北退,且短時間內無法再南向與我爭鋒,一時不足為慮。而南面孫權若是攻陷徐州,則可直接威脅兗豫司等中原之州,同時漢國也可從關中和荊州威脅此三州,如此,則中原之地將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所以臣以為,陛下當趁此時機,先發兵南下,至少將孫權打回淮南,在確保中原不至於兩面受敵的情況下,再舉兵北上奪還幽並。當然,所有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劉備已死的前提下的。”

曹操微微點頭:“文和所言深得朕心,那就先派人探聽賊軍虛實,朕相信那大耳賊這一次必定難逃一死。”

…………一晃三天已過,鄴城之北的大水已經在逐漸退去,水位下降之後,北營原先所在的地方,則裸露出無數巨大的天坑。

漢營之中,依舊是人心惶惶,因為三天以來,劉備高燒雖然漸漸降了下去,卻一直陷入昏迷不醒的境地。

劉備遲遲的未能露面安撫軍心,使得大營之中流言四起,不少將士都私下猜測他們的皇帝已遭不測,流言迅速的傳播開來,對本就不穩的軍心正如雪上加霜。

這天諸將巡視過各營,在聽聞了那些流言之後,眾人便心懷著焦慮一起來見方紹,一入帳便姜維道:“先生,軍中謠傳四起,人心惶惶,再這樣下去,遲早軍心要崩潰的,先生必須要想些辦法了。”

方紹搖頭一嘆:“先生我也苦惱口阿,可是如今陛下昏迷不醒,先生我也有些無可奈何。”

“如今我軍受此重創,士氣倍受打擊,就算陛下醒來只怕也難以再戰,如此看來,奪取鄴城是沒有可能了,若再強留此地,或許還會別生枝節,依濬之見,不如撤兵北歸,等陛下養好身體再做打算。”在這樣不利的局面下,沉穩的王濬提出了一個穩妥的方案。

王濬之詞其實也符合大多數人的心意,諸人久戰疲憊,又經歷前日一敗,如今多已萌生了退意。

方紹不是不想退,而是他心中另有苦衷,卻又難以明言。

如果鄴城已下,曹操被趕到了黃河以南,那即使劉備突然病故,因是有黃河之險,雖然國中人心變動,亦可以借地利之勢阻擋曹操北向。

但如今魏國在河北依然佔據著沿河的所有戰略要郡,其在河北的根基仍舊穩固,而幽並等州郡新得不久,人心未附,在這種情況下撤軍北還,到時萬一劉備故去了,那曹操便可依靠著鄴城一線,輕易的北向反撲。

那個時候,下層人心震動,上層又忙著爭立新帝的,以這樣一種態勢,能否抵禦曹操的反撲還尚未可知。如果有所不利,辛苦攻下來的幽並各州又失而復得,那這強弱攻守之勢就可能重新易手,大漢國的前途還真就不太好說了。

所以,劉備早死也好,晚死也好,偏偏若是死在這個節骨眼上,對大漢國的打擊可以說將是致命的。

雖然劉備眼下還沒死,但看他那情形,方紹其實已經對他喪失了希望,所以他才會有此顧慮。

顯然,王濬並未能夠體察到方紹的心思。

“士治此言差矣,越是這個時候,我們越絕不能輕易撤軍。”

姜維馬上表示了反對,當然,他的理由則是純軍事上的,未如方紹那樣連同爭位這等政治上顧慮也考慮過。

王濬皺眉道:“伯約所言固然不無道理,但眼下的情況是攻取鄴城,全取河北希望渺茫,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撤兵,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王濬的反問令姜維一時無言。

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