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最後的機會
“陛下,陛下!”
吳黃二人見劉備栽倒於床下,驚叫著齊齊撲上前去,當他們將劉備從地上扶起來,卻見這位身染重病的皇帝已是昏死了過去。
二人大驚失色,趕忙將劉備扶回榻上,又急傳御醫前來診治,一直忙乎了半個多時辰,劉備的病症方才稍稍平穩下來。
御醫們在內中為劉備醫治,黃權與吳懿則候在外邊焦急的等候。
“你們部先下去吧。”吳懿一揮手,將四周的侍從們屏退。
瞧著四下無人,吳懿低聲嘆道:“公衡啊,如今陛下這般狀況,南面河東郡又危在旦昔,咱們要該如何是好。”
黃權不假思索道:“無論情況如何緊急,還得等陛下醒來之後再拿主意。不過,依我之見,現下我軍已是強弩之末,再想擴大戰果已經不可能了,為今之計只有全軍撤退,奪還河東郡,鞏固新得的幽並二州。”
“曹操這一招聲東擊西是夠狠的,不過我擔心的還不止如此,公衡,難道你就一點都不擔心嗎?”吳懿的話似乎另有深意。
黃權一怔:“子遠此言何意?”
吳懿掃了一眼四周,將聲音又壓低了幾分,神神秘秘道:“我們秦益士人在朝中的權勢,本就低於荊襄±人,如今法孝直已然殉難,對我們秦益士人來說當是沉重的打擊。看陛下這情形怕是難以持久,立太子之事必是迫在眉睫,公衡,你真的一點都不擔心嗎?”
吳懿雖未將話全部挑明,但也算點得夠透的了,顯然他是在擔憂立嗣的問題,而且他還巧妙的把關隴士人和益州士人拉在了一起,創出個秦益±人的名號來。當然,如果針對荊州士人而言的話,益州和關隴的兩派±人,他們的利益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一致的。
其實這兩派中的傑出人物的數量,遠遜於荊州士人,除法正、馬超、吳懿等人頗有才能和名望之外,其餘之輩大多算不得出色之輩,哪像荊襄集團那般人才濟濟,什麼諸葛亮、龐統、方紹、蔣婉、費神、徐庶、黃忠……數不勝數,如果再算上關羽、張飛、魏延等輩的話,簡直是群星璀璨。
本就處於弱勢的秦益士人,如今因為北方諸州的陸續平定,剛剛才進入一個上升期,但法正之死,使他們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境地。在這種情況下,吳懿又如何還能為自己的外甥劉山爭取儲君的地位暱?
黃權不是白痴,他當然知道吳懿暗示著什麼,其實跟吳懿相比,他對法正的死還要更鬱悶一點。
本來益州士人就一直是被打壓的物件,本來他們是希冀將來若是劉山被立為儲君,關隴士人若能壓過荊州士人,成為朝中第一大派,那麼作為與關隴士人關係較為密切的益州士人,將來或許還能分得一杯羹,但現下法正意外的戰死,對黃權等益州士人不能不說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唉,我豈能不擔心呢,只是上天無情,令法孝直英年早逝,我等又能怎樣暱。”黃權顯得有點無奈。
吳懿嘴角微微一揚:“公衡何必如此灰心喪氣,我倒覺得此事並非沒有挽回的餘地。”
黃權神色一振:“子遠莫非已有主見?”
“現在諸葛丞相在關中,龐土元在幽州,方中正在鄴城,荊州士人在朝中最重要的三個領袖人物全不在陛下身邊。而陛下此刻又昏昏沉沉,身邊只有你我這等親信陪伴,公衡,這難道不是一個機會嗎?”吳懿越說越顯得興奮。
黃權很快領悟了三分,驚道:“子遠,你到底想幹什麼,萬不可胡來呀!”
黃權以為吳懿是想挾持病重的劉備,做那等謀逆之事,吳懿小吃一驚,趕緊解釋道:
“公衡你誤會了,我吳懿就算有天大的膽子,又豈敢做那樣的事。我是在想,陛下如今昏昏沉沉的,神智也多有不清楚,既是如此,我們何不趁機勸說陛下立秦王殿下為太子呢?”
吳懿道出了他大膽的設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應該是他們秦益士人扭轉局面的唯一的選擇。而且,倘若法正不死,劉備不病重垂危的話,或許他們還不會有此等良機。
吳懿之詞令黃權不由得心動了,思緒翻江蹈海的激盪著,思索半晌,忽又顧慮重重的說道:“就算我們能趁著陛下昏潰之際,勸其立了秦王為太子,但那些荊襄士人多半會猜到可能是我們從中做了手腳,而兵權又多握於他們手中,到時若是他們以兵相脅,拒不承認卻當如何是好。”
黃權的顧慮也有道理,太子這種事能立自然就能廢,眼下他們雖然能立劉山為太子但到時回京之後,荊襄士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