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萬石糧草運抵隴山前線,隨同而來的,還有從益州新徵的兩萬兵卒,目下在隴山一線部署的漢軍便達到了九萬之多,整個隴西涼州地區的漢軍兵力,則達到了十三萬,再加上在陳倉一線牽制敵軍的張飛四萬兵馬,劉備投於關隴戰場的總兵力已增至十七萬。
益州加上漢中的總人口,目下最多不超過兩百萬,而這一次關隴大戰所投入的兵力,已是接近一比十這個兵民比例的極限,可以說,這十七萬兵馬已經是劉備的全部家底。
不過,援兵的到來,還有糧食的跟進,還是讓身在前線的劉備和諸文武們鬆了一口氣。
隨同援兵而來的,還有諸葛亮的推薦信,劉備一看便知諸葛亮的用意,但也不好隨意就下決定,遂將推薦信示於了法正,問道:”孝直,孔明軍師推薦楊季休接任蜀郡太守之職,你覺得此人可否勝任。”
法正不假思索道:“楊季休做了多年蜀郡從事,我觀此人頗有些才能,必能勝任此職。”
法正既然也沒有反對意見,劉備即便做了同意的批示,派使者回往蜀中。
轉眼又是一月過去,天氣越發的寒冷,士卒們開始大規模的產生凍傷,儘管糧食問題數月之內不成問題,但士氣的低落,卻讓劉備不禁有些擔憂。
這日,劉備視察撫慰過備營之後,便將方紹、法正等人召集到中軍帳中,雖然抱著火爐,喝著燒酒,但劉備卻是一臉的憂心忡忡,說道:“如今士卒因凍傷而倒下的越來越多,土氣也是日益低靡,孤只怕再這麼耗下去,非長久之計呀。”
法正喝了一口暖酒,吐了幾口白氣,“看來曹操是鐵了心打算跟我們打一場消耗戰,他的背後有整個富庶的中原來支撐,糧草兵源都遠勝於我們,若只這般僵持下去,確實不是件好事。為今之計,只有想辦法讓曹操後方生亂,不得不主動退兵。”
劉備表情頓時激動起來,忙問道:“孝直可有什麼良策嗎?”
法正沉思了片刻,“不如再派使者去東吳,請吳侯發兵攻打青徐,如果能在東方放這麼一把火,估計曹操就不得不考慮退兵了。”
方紹卻笑嘆道:“我覺得我們就不必指望吳侯了,前番曹操以朝廷的名義封其官職時,吳侯可是痛快的答應了的。如今我們在關隴拖住了曹操近二十萬大軍,可是吳侯卻仍然按兵不動,他這回分明就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思,要等到我們殺個兩敗俱傷,分出個勝負之後才會有所行動。”
劉備哼了一聲,不屑道:”中正說得對,這個孫仲謀一向是狡猾之輩,求他是沒用的。”
法正又道:“那吳侯即是貪利之輩,正是想,如果我們能許諾將一部分荊州割讓給他,他見有眼前之利可圖,未必就不會動心。”
“割地?”劉備對於法正的這個提議,顯得有點吃驚。
法正忙解釋道:“如果能坐穩隴西,那關中早晚必是大王的,依正之見,如果能得關隴,哪怕是把荊州全給了孫仲謀部划得來,何況我們現在只是割幾個郡而已,這筆交易應該值得做。”
法正這建議若從全域性而言,也確實有些道理,不過,他顯然是沒有過多的考慮到荊州±人的感受。要知道,如今攻打關隴,打得是法正的老家,獲利最多的是法正這幫關隴士人,而割讓荊州,犧牲荊州士人的利益,以此來幫助關隴士人坐穩他們的利益,這顯然是方紹不可接受的。
更何況,方紹由始至終對於孫權都懷有極大的戒心,所以,法正的話剛落地,方紹便道:“孝直此計不取也。荊州之戰,關將軍率領著荊州將士浴血奮戰,犧牲了多少人才將荊州邊界東拓至陸口一線,如今若反割荊州之地給東吳,哪怕只是一寸之地,也必會寒了鎮守荊州的文武士民的心。而吳侯又是貪利之人,若是我們向他許以割地,便等於向他示了弱,若其得地之後,他非但沒有進攻曹操,反過來趁機咬我們一口,那豈非更是得不償失。”
劉備點了點,“中正說得是,尺寸之地,皆乃將士百戰而得,豈能輕易割與他人,只是,中正可有什麼退敵的萬全之策麼?”
此事方紹也思索了多時,原本是想著曹操用不了多日就會退兵,哪想到如今一耗就是數月,而劉備亦被逼得竟然考慮割讓荊州以換取東吳出兵的地步,所以,到了這個份上,方紹也沒得選擇。
“計策紹倒是有一個,只不過此計紹原是想在大王兵進中原之時再獻上,這個時候用的話,可能有點早了。”
方紹的話令劉備精神為之一振,急問:
“原來中正果有良策,到了這個份上,就趕快說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