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崔太守之職,諸葛亮一直都對他頗為欣賞。如今劉備稱帝,封其兄馬良為侍中,而諸葛殼升任丞相,得到了開府治事的權力,便將馬謖徵為相府參軍。
聽過馬謖的彙報,諸葛亮點了點頭,表示讚許,羽扇一擺,吩咐道:“前線魏軍勢大,我軍兵力吃緊,有多少人馬就即刻送往前線吧。”
諸葛亮說話之時,目光始終不離那一紙聖諭,神色間的疑惑之色,卻是逃不出馬謖那張銳利的眼睛。
馬謖拱手應諾,本來是準備走的,可是又猶豫了一會,試探性的問道:“丞相可是遇到了何等難題?謾不才,或許能稍盡其力,以為丞相分憂。”
人才需要的不僅僅智慧,有時候更需要機會,而機會往往並不會蛋疼的沒事就往你身上撲,機會就像權力一樣,往往也是爭取來的。
作為一名下屬,馬謖本該按著諸葛亮交待的去趕緊辦事,而不是多此一舉的問這麼一句話,但是,他這不合規矩之舉,卻是在給自己創造機會。
諸葛亮怔了一下,抬起頭來看著馬謖一臉誠懇的樣子,便是笑道:“幼常的目光很犀利啊,我的心事都被你看中了。嗯,既是如此,你倒不妨給我參詳參詳。”
諸葛亮遂將皇帝那一道手諭給了馬謖,“這是陛下今早發來的加急的手諭,令我往潼關再送十萬石糧草去。”
馬謖將那信恭敬的捧在手中,仔仔細細的瞧了一遍,方才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陛下令丞相多運糧草也無可厚非,不知丞相所疑何處?”
諸葛亮搖扇笑道:“糧草固然重要,但要知潼關距長安甚近,無論是水路還是陸路運輸都十分便捷,而先期隨軍運抵潼關的糧草,足支三四個月之用,可以說此戰根本不必為糧草所需擔心,可陛下卻為何如此心急的,催我務必要在三日之內再運十萬石糧去前線呢?”
諸葛亮這麼一提醒,馬謖就明白他到底所疑何事了,他凝眉沉思,口中喃喃道:“如此說來,陛下這一道手諭,確實有幾分令人費解,莫非,這其中有什麼用意不成….,馬謖習慣性的用手指撫著下巴,沉吟了片刻之後,突然間雙眸一亮,閃過幾分驚異與欣喜。
諸葛亮見他此狀,便道:“幼常莫非已經猜出了陛下用意不成?”
馬謖將聖諭恭敬的奉還,淡淡笑道:“謖斗膽妄猜聖心,這一次,也許陛下要的並不只是十萬石糧食,而是速破魏軍的利器也。”
諸葛亮一震,一時興致大起,忙問道:
“幼常何出此言?”
馬謖遂是湊上前來,附耳將自己的猜測說來,諸葛亮聽罷之後,不由得是面露驚喜之色,隨即那意外的表情又迴歸自然,微微笑道:“陛下身邊有±元和中正輔佐軍謀,此等妙計,多半是這二人所想出來的,他二人皆是鬼謀之士,倒也不足為奇。不過幼常你單憑一封手諭,就能推斷出其中的妙處,嗯,真真是難得呀。”
被諸葛亮這麼一誇,馬謖臉上便有些洋洋得意之色,諸葛亮遂道:“既然你能體察聖意,那這次押運糧草之事,就由你來負責吧。
我修書一封,你帶去給方中正,他自會留你在前線,你也正好趁機時機歷練一下。”
兩天之後,裝載著十萬石糧草的車隊便由長安出往,沿著渭水大道去往潼關,而在此時,劉備已率領著五萬餘大軍北上進入馮翊郡,在蒲坂津與先期抵達的魏軍隔河對峙。
黃河東岸,此刻的曹操,正在蒲坂津的碼頭上,乘坐著華麗的御輦,督視著魏軍將士在黃河上搭浮橋。
此時雖已入冬,但天氣還未冷到極點,黃河河面距離結冰之期尚有月餘之遙,魏軍想要渡河除了乘船之外,就只有搭建浮橋一途,曹操選擇了後者。
浮橋的優勢於其搭建成功之後,魏軍可以迅速大批的奔往對岸,缺點則在於建設速度較慢,而且暴露了試圖渡河的地點,因為,早在劉備的大軍到達之前,吳懿就已令一軍搶佔了浮橋西岸的連線點。
“陛下,據細作回報,劉備已經率領著五萬多的漢軍北渡洛水,進入了馮馮翊郡,馬超的一萬前鋒已經和吳懿部會合,看來劉備確實是中了陛下的計策了。”劉曄興奮說道。
曹操的臉上露出幾分得意,但卻並未得意忘形,先前著了劉備幾次的道,使他現在是一點都不敢輕視他這一生中最大的敵人。在聽過劉曄的報告後,曹操謹慎的問道:”情報是否準確,劉備確實親自來了嗎?”
劉譁很肯定的答道:“臣是叫他們多番細探過的,此情報可保萬無一失。”
這個時候,曹操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