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奔喪不成的劉備,回到左將軍府後,壓抑了一路的怒氣爆發,他拔出配劍,憤然而下,將案几狠狠的削下一截,怒罵道:“劉琮黃口小兒,竟敢這般待吾,實在是欺人太甚!”
隨後而入的張飛亦是怒道:“兄長,既是如此,當時何不發令,叫我攻破城池,取了劉琮小兒的人頭給兄長出氣!”
被張飛這麼一攪合,劉備愈加怒不可遏,憤然道:“好,翼德你就再點齊兵馬,隨我殺過江去,一口氣破了襄陽。”
劉備這麼一發火,座下武將們立刻群情激憤,都叫囂著要出戰。而這個時候,本來主張攻打襄陽的諸葛亮,這時卻反而勸道:“主公且息怒,現在恐怕不是攻打襄陽的時候。”
張飛一怔,質問道:“軍師!先前不是你設計好的要攻襄陽的嗎,怎麼現在又變卦了。”
諸葛亮不急不忙,搖著羽扇道:“此一時彼一時,現如今劉琮很明顯已經有所防備,突襲既是不成,那以咱們現在的兵力,強攻襄陽是毫無必勝把握的。”
諸葛亮說著又向徐庶使了個眼色,徐庶會意,忙也勸道:“軍師所言極是,劉琮這麼做,就是想逼著我們先動手,這樣他就有了藉口,可以名正言順的調動荊州軍馬對付咱們,主公,張將軍,越是這個時候,咱們越須沉得住氣才是。”
聽過諸葛亮與徐庶的勸慰和分析,劉備衝上頭頂的熱血很快又降了回去,他長吸了幾口氣,將佩劍歸鞘,往那被自己砍了半截的破案几後一坐,嘆道:“罷了,劉琮無情,我不能無義。翼德、雲長,叫水陸兩軍將士隨時待命。軍師,就請你抓緊時間儲量些糧草淄重,以備將來不時之需。先這樣吧,諸位也都累了,回去休息吧。”
劉備很從容的分派了任命,似乎先前就已有了想法,而方才那一通脾氣,只不過在部署面前做做樣子,以顯示他的威嚴罷了。
劉備即已下令,張飛等主戰者亦無可奈何,眾人依令行事,各自退去。
第三十一章 福禍難料
此時,荊州水軍已奉了劉琮號令,控制了漢水南岸,嚴查通往樊城的過客。為避免麻煩,出城之後,方紹不得不轉而沿漢水東行,多走了十餘里,才尋見早先安排好的接應船隻,順利渡過漢水之後,一直磨蹭到天色將晚時才安全回府。
此時,諸葛亮已等候在府中,一聽說老夫人回來了,忙親自出府迎接。
諸葛夫人見著諸葛亮後,一顆心才總算落了地,攜著他的手嘮叨道:“亮兒呀,見著你叔母就寬心了,對了,月英呢?”
諸葛亮笑道:“她回孃家接岳丈大人去了,估計最遲明早才能回來。”
諸葛夫人嘆道:“唉,亮兒,你真的打算帶著咱們舉家南遷嗎?這世道也真是太亂了,總不得讓人安生的過日子。”
諸葛亮寬慰道:“侄兒自有安排,叔母不必太過擔心,對了,這一路上都還順利吧。”
諸葛夫人道:“還好了,那個方紹辦事還算機靈,路上沒出什麼差池。”
這可是諸葛夫人頭一次說方紹的好話,旁邊的諸葛蓉不禁回頭瞧了方紹一眼,方紹微笑以應,心中卻也有一番小小得意。
待將諸葛夫人一家安置過後,諸葛亮便與方紹去往書房議事。
諸葛亮一屁股坐了下來,嘆道:“你小子還猜的真準,先生我突襲襄陽的計劃算是竹籃子打水了。”
方紹撿起几上的扇子,湊過去給諸葛亮扇風,笑道:“其實我也是前幾日去老夫人家傳口訊,發現城中兵馬比往常調動的更頻繁,所以猜測那劉琮必是有所防備,便想就算主公同意突襲襄陽,但若發現劉琮有所戒備,也必然不會輕舉妄動。”
“好啊,你小子為什麼不早點說。”諸葛亮抱怨的嚷嚷道,奪過羽扇在他頭上輕輕一拍。
方紹訕訕道:“先生的計策本來就是條妙計嘛,我當時也只是根據一點點觀察亂測的,證據不足,我怎敢隨便亂說,萬一壞了先生的大計卻當如之奈何。”
諸葛亮唉了一聲,道:“也是先生我算計的不夠周密,沒想到劉琮這小子竟然做的這般絕情,連奔喪都不讓主公參加。”
方紹道:“我倒覺得這些事,多半是蔡瑁、蒯越這幾個奸人鼓動的,那劉琮也只是沒主見而已,要說絕情嘛,倒也真的未必。”
諸葛亮一怔:“何以見得。”
方紹道:“其實很簡單了,如果劉琮果真冷血絕情,大可在城門左右埋伏下兵馬,只等放主公入內之時,群起而攻之便是。而劉琮卻沒這麼做,只是編了個荒唐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