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部分

況下,他的家裡應該要有診斷的病例,可是,警方和我搜查了洛牧師的整個家都沒有發現,教堂是洛牧師最常待的地方,那裡也理該放置一些救命的藥才對,可同樣,我們也沒能找到。

很明顯,兇手把這一切都給拿走了,目的很簡單,他就是要警方猜不到洛牧師的死,是因為藥被調包了。這和兇手不僅換藥。而且換了新藥瓶的目的一致。

可是,兇手終究百密一疏,有很多事情,兇手也沒有辦法控制。人體畢竟不是蛇蟻蟲,吞服那種毒藥之後,毒發的時間也會因為人體的差異而不同。洛牧師在服用毒藥之後,或許是因為心理作用,身體和心理得到了段時間的恢復,正是因為如此,他又習慣性地將藥瓶塞回到了行李箱的箱底。

如果洛牧師死前來不及將藥瓶塞回箱底,沒有人會去猜想洛牧師是因為藥被人調了包才死的。洛牧師對自己的病進行了保密,教徒和教眾都不知道他患有心臟病,所以,如果藥瓶很隨意地掉落在賓館的床上或者地上,所有人都會認為洛牧師是畏罪自殺了。

“排查所有與洛牧師認識的人,特別是關係非常密切,能進出洛牧師家中的人。”片刻的思考之後,我對那名彙報的刑警說道。沈承給我安排了適當的警力,他離開前交待過,所以刑警立刻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了。

根據種種的推測和線索,我已經分析出了兇手的大致特徵。

首先,兇手受過中高等的教育,並具備豐富和專業的物理學知識,當然,這種專業知識也可能來源於自學。這讓我聯絡到了洛牧師家中的那麼多物理學著作,可以說,殺人的方式不止一種,兇手用物理學的方法殺人,顯得有些麻煩。

但是,對於兇手來說,麻煩也是有好處的,因為洛牧師也喜歡研究物理學。一旦警方調查出兇手的殺人方法,那麼嫌疑自然而然就轉移到了洛牧師的身上。也就是說,兇手深知洛牧師喜歡研究物理學。

普通陌生人不太可能會知道,熟人犯案的可能性比較大。

其次,爆炸案發生的時候,兇手在洛牧師的家中。我已經將洛牧師是兇手的可能性排除,原因是兇手不可能將那麼多犯罪的證據,包括物理殺人的計算過程等留在自己的家中。爆炸案發生的時候,兇手絕對在用遠距離聚光鏡進行聚光,這個人不是洛牧師,那便是真正的兇手了。

這也表示,兇手和洛牧師是熟人,這樣才可能進出洛牧師的家中。爆炸案發生的時候是大白天,很多人就站在門口攀談聊天,兇手不太可能偷偷潛入。我也將調查重點放在了這上面,就算是洛牧師帶凶手進了家裡,應該也會有人發現才對。

還有一項證據能證明兇手是洛牧師的熟人:被調包的藥瓶。兇手能將藥瓶調包,說明他可以比較近距離地接近洛牧師,並且,他知道洛牧師患有心臟病。就連教堂裡的教眾都不知道洛牧師患有心臟病,可見兇手和洛牧師的關係有多好。

並且,有機會將洛牧師家中和教堂辦公室中所有病例和就診記錄以及藥丸取走的人,只有能到洛牧師家裡的人才能辦得到。最重要的是,兇手非常瞭解洛牧師的身體情況,甚至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發病。

我不止一次地向所有人強調過,兇手絕對不是靠運氣殺人,所有的橋段都是他事先計算好的,包括洛牧師的死。兇手知道警方遲早會找上洛牧師,也知道洛牧師在聽到訊息的時候,有非常大的機率,或者說百分之百會犯病。

患有心臟病的人,特別是上了年紀之後,不能有太大的情緒波動,否則就會犯病。而且,長期患病的人對藥物已經形成了一種依賴,就算沒有發病,僅僅有發病的徵兆,病人就會情不自禁地服藥,以防病發。

兇手就是利用了洛牧師發病和服藥的習慣和規律,實施了殺人的行為。

三起兇殺案,四名死者,兇手的殺人方法可謂高超,如果不是心思縝密的人,很難破解兇手不接觸死者就將其殺害的謎團。這是我見過為數不多的高智商犯罪之一,這三起兇殺案不僅僅犯罪方法高超,而且每一起案子環環相扣,兇手留下了很多證據故意供警方偵查,從而引導警方的思路。

現在想起來,如果警方真的以洛牧師為兇手,那麼好幾個人將死的冤枉。

我在辦公室裡又等了好一會,終於,出去調查的部分刑警回來了。他們到洛牧師家附近進行了詢問,好幾個居民告訴刑警,爆炸案發生的當天,他們的確看見洛牧師從教堂回到了家,但是洛牧師是一個人回家的,並沒有帶任何人回去。

那一天,有不少居民從一大早開始就坐在家門口做手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