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一十八章 菩提樹

走到那所謂的山前,早已變成了光禿禿的一處平地,哪有山的影子。唯一能夠證明山存在過的,是山的根部埋入地面內的岩石。有一部分岩石突出地表,肉眼看上去,與普通的石頭想比,材質上顯得有些另類。

李響隨手就撿起了一塊在手中掂量了兩下,入手挺沉,在陽光下呈現出一種紫藍色,應該是某種礦石。

“李大師,這是一種比較稀有的石頭,名叫青金石。品相及純度高的青金石早就被採完了,現在埋入泥土中的部分純度很低,並沒有什麼開採價值。”王擎宇解釋道。

青金石在華夏古代稱為璆琳、金精、瑾瑜,青黛等。

佛教稱為吠努離或璧琉璃,是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之一。青金石在阿富汗極其附近的區域比較多,在華夏則極為稀少。青金石一般呈緻密塊狀、粒狀結構,顏色為深藍色、紫藍色、藍色、綠藍色等。

青金石在選擇上以色澤均勻無裂紋,質地細膩無金星為佳,無白灑金次之。如果黃鐵礦含量較低,在表面不出現金星也不影響質量。但是如果金星色澤發黑、發暗,或者方解石含量過多在表面形成大面積的白斑,則價值大大降低。

李響使用神識探測了一番,發現青金石存在的區域之內並沒有什麼風水局,也沒有影響到此地的風水靈場。

一棵樹?

就在青金石所在區域的西面,相距大概一百多米的樣子。

“走,去看看那棵樹。”李響當先走了過去。

來到樹前,枝繁葉茂,是棵約有三人合抱粗的高大菩提樹。

放眼四望,除了這棵高大的菩提樹之外,周邊都是光禿禿的工地,除了一些雜草之外,連棵樹也沒有。

“王總,這棵樹?”

王擎宇知道李響想問什麼,回道:“李大師,這棵樹原本在規劃中是要挖除的,但是因為它是菩提樹,政府方面最後決定將其保留下來。”

李響明白王擎宇的言下之意,菩提樹確實比較特殊。傳在20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是在菩提樹下修成正果的,在印度,無論是印度教、佛教還是耆那教都將菩提樹視為“神聖之樹”。

針對一些年代久遠的菩提樹,華夏政府方面更是對其實施“國寶級”的保護。

“菩提”一詞為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如夢初醒,豁然開朗,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

佛祖既然是在此樹下“成道”,此樹便被稱為菩提樹。

在印度,每個佛教寺廟都要求至少種植一棵菩提樹。印度非常講究菩提樹的“血脈”,並以當年佛祖頓悟時的聖菩提樹直系後代為尊。

有種法稱,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的妹妹砍下了聖菩提樹的一棵樹枝,將其帶到了斯里蘭卡並種植成活。後來位於菩提迦耶的聖菩提樹在阿拉伯人入侵印度時被毀,斯里蘭卡的菩提樹便成了維繫佛祖淵源的“唯一血脈”。

時至今日,在印度佛教聖地所植的菩提樹,包括佛祖打坐原址菩提迦耶的聖菩提樹,全部由斯里蘭卡的菩提樹嫁接而來。

隨著佛教傳入華夏,菩提樹在華夏也有深遠的影響。

唐朝初年,僧人神秀與其師兄慧能對話,寫下詩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慧能看後回寫了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對師兄弟以物表意,借物論道的對話流傳甚廣,也使菩提樹名聲大振。

傳在25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當初還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羅衛王國的年青王子喬答摩.悉達多。他為了擺脫生老病死輪迴之苦,解救受苦受難的眾生,毅然放棄繼承王位和舒適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去尋求人生的真諦。

經過多年的修煉,有一次他在菩提樹下靜坐了77夜,戰勝了各種邪惡誘惑,在將拂曉,啟明星升起的時候,終於獲得大徹大悟,修煉成佛陀。

按照印度教的法,菩提樹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溼奴的一種化身。因此,它具有特別重要的宗教色彩。

印度教還認為菩提樹是神仙們居住的地方,毗溼奴和妻子拉克希米女神在每月初一的那個黑夜就居住在菩提樹上。

毗溼奴住在樹根,拉克希米住在樹幹,納拉揚住在樹枝,哈里王住在樹葉,而所有的神都住在菩提樹的果實裡。

印度教徒相信菩提樹凝聚著各種美德,它有能力使人實現願望和解脫罪責。

許多印度教婦女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