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而已。學習歸學習,有些活動還是要參加的,怎麼說也是學校的模範生,好歹的幫助學校擴大影響。這不,前兩天剛參加完一個體育比賽,又是一個冠軍,現在李易和他們根本就不在一個起跑線上,連奪冠都沒興趣,這還不是看在了錢的份上。學校規定:出場費,500,奪冠加300,這樣差不多一次比賽下來可以拿個1100…1400元錢左右。要是區教育局的比賽就更高了:出場費800,奪冠500。這樣下來差不多是1800…2300左右。現在是五月初,比賽還不少,學校有兩次,教育局有兩次,本來是三次的,那次教育局和學校是共同的,最後學校為了討好教育局,只好把那次的算做是學校的,還的李易的收入少了一部分。不過李易全當是優惠價了。現在從第一學期開始算的話,自己也算是有了那麼個兩萬塊錢,可還是覺得不夠多。
李易的潛意識裡本就不把錢當回事,也許是上輩子的事。但當李易在母親的花店幫忙時,這才看到了錢的力量。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樣,大都靠錢說話。誰的錢多誰說話的聲音就大。沒錢起碼得是個官,這與父母親從小的教育有些格格不入,李易也算是看透了這點。想活的自在一點,輕鬆一點,起碼的有點經濟基礎,否則就是妄想。但是這點可不能給雨荷講,怕把她的純潔給玷汙了,所以儘量避免她接觸到這些。這也是父母一直期望的,李易一直努力的。
上學期的那萬元獎金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