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2部分

以青海湖一帶為佳,洮岷處又多是矮小之馬。西北馬以涼州馬與河套馬為佳,府州馬也為良馬,往內陸來則次之,包括河東馬。三是契丹馬。”

“契丹馬不佳。”

“陛下,微臣以為佳,特別是契丹西北烏古敵烈等部所產的馬,雖奔跑速度不快,但它們能吃苦耐勞,能適合遠征,長途跋涉,持久力長,能入平原低窪地帶,能入雪域寒城。”

“就算它佳吧,”趙匡胤一笑,居然退步,主要他想聽宋九往下繼續說。

“最好的是青海馬,這是唐朝的說法,但它們有一個顯著缺點,與吐蕃人一樣,適合在高原缺氧環境中奔跑作戰,到了低窪平原區或者炎熱區也不行,故吐蕃一直對大理虎視眈眈,只撥掉大理臨近高原西部地區,而不能南下深入。西北馬最好,跑得快,能高能低,故為唐朝牧監場所。但陛下,你來看地圖。”

宋九指著地圖詳解。

青海湖產良馬,可在赤山以西,更高更冷,天氣更涼爽。

涼州與南河套產良馬,但也有一條線,隴山(六盤山)到兜嶺到橫山一線以北以西地區,與青海湖一個道理,天氣更冷更涼爽。烏古敵烈產良馬,也是一個道理,金山(大興安嶺)以西,水汽不足,雖冷天氣乾爽。

宋九又說道:“桔子在南方為桔,在北方為枳。我朝的馬僅有一小部分是從契丹私販過來的,還有一部分是從回鶻那邊得來的,大部分還是來自西北馬,是良馬。可在我朝飼養若干年後,開始變異,到下一代馬力會更弱。甚至到了北方戰場上不適應那種寒冷天氣,眨眼就能凍死。我還做了比試,去了府州地界,未與折知府的大姐發生衝突之前,與一個牧民比試馬力。微臣養的馬不差,但牧民的馬眨眼之間便將微臣的馬丟下。只是朝廷還一直未用騎軍直接與契丹或者西北羌人發生衝撞。大家皆不得而知。”

“繼續說。”

“這是地理位置的差異,其次是人。馬的飼料是規訂數量的,一匹馬吃多少。上下浮動不大,想多報,三司也不會同意。一些官吏想要貪墨,於是剋扣馬的飼料,馬養不好,甚至發生許多馬死亡現象。再說地,牧監所佔的地雖是荒地,多是水草豐美之所,這些地適合用牧監也適合耕種。現在人口不多。一旦國家安定,人口數量增加,必然會侵地。”宋九忽然想到以前他不知在哪裡看到的一組資料,說王安石推廣保馬法是迫不得己,宋朝一年僅是養馬費用就達到了五十多萬緡錢,還不計買馬成本一百多萬貫,一年所出馬只有一千來匹,真正能供騎馬當戰馬的只有兩百來匹,一匹戰馬成本達到兩千貫!汗血寶馬!

“那你說怎麼辦?”趙匡胤慍怒道。但在心中說道,這個問題得派更多官吏下去查一查,若真的是如此,事情可不小。

“陛下是想要南唐那樣的溫順百姓。還是要唐初、戰國時秦朝,或者漢文景漢武時的開拓進取之百姓?”

“與馬有何關係?”

“租馬。”

“租馬,如何租法?”

“必須派良吏主持此事。到各牧監將一些矮小,受傷殘疾的馬剔出來。這些馬也不能養,早晚得讓小吏養死。將它們分成公母租給各大戶人家。無論死活,不管不問,一戶人家一雄二雌,十年後交適當齒齡馬兩匹,二十年後復交兩匹,以後朝廷不會再讓他們交馬,也勿需交納任何稅務。讓他們飼養耕地,繁育。”

“二十年……”趙匡胤猶豫不決,算是百分之五年利息,二十年下來也不止四匹馬,況且還有三匹本馬。

“陛下,不給百姓還是會死,將這些馬挑出來,牧監因為小吏貪汙或者管理不善,依然繼續死馬,不如交給百姓,百姓養馬的人多了,會騎馬的人也多了,若是鼓勵百姓業餘之時練練武藝,到用兵時就是沒有禁兵,也能挑出一些精兵出來。唐朝府兵制敗壞,主要原因是均田制敗壞,府兵制原先不是不好,培養了大量戰鬥力極強的兵士。微臣不是鼓勵恢復府兵制,而是擇其精華,讓民間出現大量可用的兵源,說不定還能刺激禁兵平時的訓練。同時藏馬於民間,非是藏馬於西北,西北全部是羌人,蕃人,陛下認為他們可靠嗎?唐太宗乃是千古一帝,他一生最後悔的是征伐高麗,微臣以為非是征伐高麗,其過錯一是嫁文成公主,和親不提,反而送去幾萬工匠,由是吐蕃強大,自毀長城。二是遷各族胡人散於西北幽州,這些本是中原的籬笆,現在到處是一片胡音,說不定將來就成為我朝一大害。”

“藏馬於民?”

“是啊,並且也沒有那麼簡單,若不派良吏,想來領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