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2部分

當然這只是表面利益;更深層次的利益;是大唐開放了礦禁;興起大辦礦山窯場的風潮;這其中;便蘊含著新的工業化的種子。

雖然葉暢自己也一直在努力;想方設法提高工業作坊;為此不惜將一些技術幾乎是無代價地轉讓出去;比如說水泥;再比如說蜂窩煤。但他個人力量畢竟有限;三年以來;除了覃勤壽、賈貓兒、王啟年等寥寥六七位外;他並沒有形成太大的利益共同體。

李隆基失聲笑了兩下。

葉暢提出來的建議;當真是……嗅起來很香;但吃到嘴裡不小心就會硌牙的啊。

“終究是年輕;不懂老成謀國之道。”

李隆基心中暗暗說;若是放在他二十餘歲之時;倒是有興趣陪葉暢去瘋一把;至於現在麼;人老了;就不願意變了。

“你說得都是很好;就象牆上的餅;再如何象;也終究只是畫在牆上的餅。”李隆基覺得葉暢的意思自己已經很清楚;說到底;還是年少氣盛急於出頭;便拿著邊事來說。

葉暢有些發愣;他自己覺得自己這套理論;應該能夠說得服人才對;為何李隆基會以為是畫餅充飢?他心中有些不服氣;當下便道:“臣有十足把握;陛下若是覺得不著實;何不擇一處試行;如此成則大有益於國家朝廷;不成亦不傷筋動骨”

“行了;你的意思朕已經很明白;葉十一;朕今日藉著蟲孃的名頭密召你來;卻不是聽你胡說八道的。”李隆基一擺手:“邊令誠之事;你實實在在告訴我;究竟是怎麼回事”

他的語氣極為嚴厲;葉暢愣了一下;然後灰心地嘆了口氣。

在自己看來;是關係到華夏未來的大策略;在李隆基心裡只不過是年輕人的胡說八道;而自己覺得不是很重要的邊令誠的死;才是李隆基心中最值得重視的事情。

既然這樣……皇甫大夫;對不住了;這口惡氣;就只能出在你身上了。

葉暢沉吟了好一會兒;那邊李隆基看他低頭思索;不耐煩地道:“你所聞所見;從實說來就是;朕在這邊已經耽擱得夠久了;不要聽你的長篇大論;只須依實而奏;朕自會判斷”

“是……事實原是如此。”

葉暢聽他說耽擱得夠久;心裡便更是不快;李隆基到了晚年;倦於政務;想來今日密召之事;影響到他在後宮中享樂了。葉暢心裡不快;皇甫惟明就成了倒楣鬼;不過葉暢並沒有蠢得去直接告皇甫惟明的狀;而是將事情從頭到尾說出來。

說到自己初至軍中;有人送了書信去;甚至有玉真長公主託他關照的書信;但皇甫惟明對他反而更為苛刻。李隆基不為所覺地挑了下眉;皇甫惟明這樣做讓他很滿面意。

但到葉暢與高適獻計誘犬戎出擊伏殺之後;李隆基神情就變得冷竣了;皇甫惟明以葉暢為餌沒有錯;可不與葉暢說明;讓他做好準備;便有故意坑死葉暢之嫌了。

待得知他甚至只給葉暢五百兵力時;李隆基開始不掩飾自己的不滿。坑葉暢並不放在他心上;甚至以公權報私怨都不在他心上;讓他不滿的是;這太過冒險;若是犬戎攻下了化成城;戰局只怕會發生變化。

“休說那麼多了;邊令誠究竟是怎麼死的;他是棄城而逃;還是離城突圍求援”

李隆基終於不耐地道。

這就是最關鍵之時了;葉暢前邊嘮嘮叨叨半天;等的就是他此刻一問。

“邊大使並未曾與臣說此事;但是……當時化成城中;箭術最佳者乃南霽雲;戰時最猛者乃善直;此二人乃勇士;雖非軍籍;所立戰功不小。若是臣欲逃遁;必引此二人護衛。”

“可突圍為何不用這二人?”

李隆基問得出這句話;證明他還沒有真糊塗;葉暢抿著嘴;欲言又止。

“說。”

“臣也擔憂城守不住;故留他們在身邊;若…若城出現差池;他們要護臣逃走。”

葉暢這話說得李隆基愣住了。

李隆基想過很多;卻不曾想;葉暢竟然自承那二人是他給自己留的後路

連這種話都說出來了;此前所說;必然也是坦誠的。李隆基再回頭思索;原本就有些傾向的心便堅定了。

皇甫惟明這廝……不能留在隴西了。

“另有一事;臣須得稟報陛下。”葉暢又開口道。

“何事?”

“皇甫大夫在得知邊大使陣歿訊息之後;曾令臣在他的奏摺上署名;認同邊大使為棄離職守臨陣脫逃。”葉暢道。

他曾經對皇甫惟明說過;不會將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