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難免溺愛,而且蔡絛也一向忠心耿耿,所以微臣很為家裡人才輩出而欣慰。可是父親漸漸年高,如今已經八十歲,已經是垂暮之年,精神和身體也都大不如前,諸多事情也都幾乎全部交給舍弟去辦。舍弟雖然才學過人,可是做事總是難免受人教唆。”
聽到這裡,徽宗不耐地打斷道:“有什麼話不妨直說,朕這裡已經沒有外人,你但講無妨。”
蔡攸聞言,急忙從懷中取出一份奏章,小心地捧給徽宗,連連叩頭道:“微臣的田莊上昨日收留了兩母女,自稱是從李大人的田莊雙逃出來的。微臣大驚,深感此中另有蹊蹺,所以循循善誘,這才知道,那母女二人便是崇寧駙馬口中所說的欽犯方臘的家眷。因為李家出事,她們僥倖逃了出來,便來投奔微臣。”
徽宗聽到這裡,大感驚訝地道:“蔡卿正在查辦此案,為何她們卻前去投奔蔡府,豈非自投羅網,莫非她們是前去投案?既然是投案,為何沒有在大堂上出現呢?”
蔡攸小心地嘆了一口氣,重新跪在地上,含淚道:“微臣沒有想到舍弟竟然犯下欺君大罪,特地前來向皇上請罪!”
徽宗還是沒弄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不覺皺眉道:“你起來說話,若是此中另有蹊蹺,一定要如實說來,朕自然會有定奪。”
蔡攸暗自一喜,臉上卻滿是悲慼之色地含淚嘆道:“那母女二人被人追殺,微臣正好前往田莊檢視農事,便救下了那母女,一番盤問之後才知道,那母女二人乃是青州人氏,因為家道中落前來汴梁投親,卻不料那親戚已經遷往別處,她們便流落街頭,被惡人欺凌,正巧被一名老軍士救下,那母女感激救命之恩,便受那軍士之命前往投奔李成府上,臨走之前有特地按照海捕公文上描繪的方臘家眷的樣子在李成田莊上出現,有意被人認出,進而傳入崇寧駙馬耳中,駙馬忠心於朝廷,自然立刻稟奏。那母女人二人看到行跡已露,便前來投奔蔡府,剛好被微臣遇到。”
說到這裡,他看到徽宗陰沉的臉小心翼翼地繼續道:“微臣當然不信,便親自前去尋找方臘同鄉前來辨認,幸好家中一名僕役乃是方臘的同族,認出那母女並非方臘家眷。而且微臣已經快馬急報童大人軍中,查問方臘家眷下落。雖然如今尚未有回信,但是恐將來果真的冤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