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情果然就朝著她所不希望的方向發展著……
深夜的御書房仍是燈火明亮。大太監德進帶著兩個小內侍輕手輕腳地提著食盒走進書房,看到皇帝依然在俯首批閱奏章,忙親自從食盒中捧出一盅燉湯送到興耀帝手邊。
“皇上,二更已過,請用些熱湯吧。”
“唔。”
興耀帝頭也不抬,徑自批閱完手上的三本奏摺,撥出一口氣後才將那盅燉湯拿過來喝了幾口。
小內侍連忙又遞上撒上了醒神香露的熱手巾。興耀帝索性閉上眼將那巾子捂了捂臉,深深嗅吸了一口醒神香露的味道,才緩緩放下了手巾。
他臉上的表情稍有緩解,嘴角甚至有輕微的上翹,這使德進敏感地察覺到皇帝的心情正在好轉。
這半個月來,可還沒見過主子有好心情吶
看來,那樁糟心的事兒可算是過去了,就要雨過天晴啦。
德進便也興高采烈地替興耀帝打起扇來。興耀帝又靜靜批閱了三四本奏摺,突然問了德進一句:“朕前些日子讓你查的後宮舊例,你可有去辦?”
啊?
德進心頭微震,手上動作卻不敢有絲毫停滯。他輕聲應道:“回皇上的話,小人已查閱了開國以來的宮妃名錄,只有太宗朝曾有類似的舊例。”
“說。”
興耀帝手上不停,卻直接吩咐德進繼續說明情況。以德進對興耀帝的瞭解,知道皇上這已是有了七八成決心要辦成此事了。
只是lun理上,確實不大好辦。無論如何,那凌舒綠也是皇上名義上的外甥女兒,隔著輩分呢。德進可以預料到如果皇上一旦公然要納此女入宮,必將引來言官們的猛烈攻擊。
但這些事也輪不到他一個太監頭子來管。他只能接著往下說:“是,皇上。太宗朝曾有後妃林氏,是太宗長姊文霞長公主的養女,自幼出入內廷。文霞長公主並無後人,臨終時將林氏託付於太宗,太宗對林氏多有照料,後在林氏十五歲時將其納入宮中,封為和順貴妃。”
“哦?”
興耀帝微微抬起頭來,看了德進一眼。
直封貴妃,看來太宗對這林氏也頗為寵愛啊。但興耀帝並不太記得太宗有過這麼一位貴妃。看來這位林貴妃應該沒有生育皇子。他也沒有問德進當時朝臣們的反應如何——沒有必要問。太宗時的朝廷和現在的朝廷,有可比性麼?
無論如何,有前例就好
興耀帝記得,凌舒綠孝期已滿。等他忙過這一段,應該就可以著手進行此事了。
當然,信安王那邊,是要給個交代的。但興耀帝不認為信安王會反對自己的決定。至於舒綠本人是否願意,興耀帝卻是有些猶疑。
他竟少有的在意起一個女子的心情來……在素瑤之後,他可從沒這樣的想法。
可是,他也不願意錯過那樣一個特別的女子
更何況……在興耀帝的心目中,這女子或許就是上天憐惜他失去了素瑤而送來的補償?
隨後的日子裡,朝廷上下還在為宮亂的事情忙個不休。並不是查出了奸細這事就算完了,還得順藤摸瓜往後排查呢。
但後面的工作就順利多了。當時三個女奸細當場自殺,所以她們的身份還沒徹底被查清。後來揪出了大光明教在京城內外的幾個巢穴,抓獲了一大批邪教妖匪,才只懂這三人是教中的“聖女”。而且其他的一些事情,比如三皇爺的謀逆,西南戰爭的內幕,中秋宮亂的策劃等等,都是在這一階段查出來的。
更多的後續,展眉等查案人員還在一一跟進。他可沒忘記給“順便”給於家栽贓的“光榮任務”,並且正在進行中。
等舒綠注意到天氣冷起來的時候,已是深秋時節。
“小姐,您可得添件夾棉衣裳了。老穿著單衣可容易著涼呢。”
在舒綠看來,巧英就跟個小管家婆一樣的嘮叨,但也還是挺可愛的。另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巧珍,則早已屁顛屁顛地把舒綠的冬裝提前鋪了一床,請她挑選。
“哪裡就到這麼冷了?”
看到兩個丫鬟這麼鄭重其事地開始準備過冬,舒綠覺得有些好笑。
“真的快變天了呀,冬風都起來了。”巧英隨口說道:“不是聽說昨兒都開始給西南那邊送士兵的冬衣了嗎?十幾個車隊出城走了好長時間……”
啊,西南士兵的冬衣?
舒綠突然想起一個人來。
事實上,牧若飛不在京城的日子裡,她還是會經常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