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撫蒙古的,哪裡輪不上王府這邊自專?
“十六爺稍安勿臊,許是太福晉只是呈口舌之快。且不說大格格年幼,就算大格格真要議親,還有皇上皇后在,終輪不到太福晉決斷。”曹顒不曉得他們母子衝突的詳情,只能斟酌著勸道。
十六阿哥已是紅了眼,道:“她已是答應了李四兒,中秋節後便進宮與皇后提及此事,將大格格說給玉柱,說什麼“親上加親”她既舍了臉,倚仗了輩分,名義上又是大格格的祖母,又是說給國舅府,哪裡給皇后留下回絕餘地?,倘若換做其他人家,能使得女兒留在京中,免了女兒撫蒙古之苦,十六阿哥只有燒高香的。可是隆科多家,他只有避之不及。
他與曹顒雖沒有將話挑明。可兩人卻是心知肚明,年羹堯也好,隆科多也好,捧得越高,摔得越狠,難得善終。
將女兒說給這樣的人家,那不是推入火坑是什麼?
十六阿哥顯然已被激怒,全無往日鎮靜,看著曹顒,恨恨道:“我不會讓她如願”實是攔不住,我寧做不孝之人,也不會任由那老婦坑了大格格,”
要說十六阿哥是王府主人,想要攔著太福晉,不讓她入宮,並不是難事。
可是越在顯位,看著的人越多,更不要莊王府多是王府舊人。要是存了不良之心、背後另有主人的。說不定就耍以此做把柄,詆譭十六阿哥。
太福晉在與十六阿哥、十六福晉關係僵持後,還出這個昏招。要只是老糊塗,貪圖李四兒孝敬。想給十六阿哥與十六福晉找不痛快還好說;若是存了其他心思,十六阿哥現下就不宜輕動。
否則話,就是多做多錯
“十六爺,就算太福晉出面,大格格的年歲擺在那裡。她說的再多,皇后做不得主,還有皇上。以我看,十六爺與其想法子攔著太福晉,還不若直接去求皇上做主曹顒想了想,道。
以雍正的秉性,若是真有心除掉隆科多,不會同意讓他兒子尚主,留有翻身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