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6部分

心自己,沒等敘舊,就先告知他自己沒事,省得他惦記。

“寶劍鋒從磨礪出,如今善餘兄已是出匣寶劍,不必爭一時長短,善餘兄將門虎子,少時得老伯爺親自教導,總有功成名就、封妻廕子那天。”曹顒篤定道。

永慶被誇得不好意思,道:“不敢當孚若的誇,我這才歷練幾年,實不算什麼。想想之前在京中,哪裡算得上帶兵?若說將門虎子,只有嶽軍門當得。”

曹顒雖在京中,對西北戰事也有所耳聞。

所謂大軍進藏,平定叛亂,實際上只有先鋒部隊與敵人交過手;後續大部隊到時,準噶爾人早已遠遁。他們不過是在西藏溜達一趟,震懾當地藏民與喇嘛。

真正殲敵與立戰功的,都是先鋒部隊立的將士,先鋒官就是嶽鍾琪。

換做宗室或者滿洲勳貴,立下這樣的戰功,都要酬以顯爵,因嶽鍾琪是漢軍,地位又不高,這軍功的大頭。都讓中軍的宗室勳貴們分了。

褪去老友重逢的激動,永慶這才發現屋子裡還有兩個半大小子。

一個長眉細眼。容貌俊秀,眼中帶了幾分打量;一個卻是眼睛黑亮。臉上滿是親近。

“這是我那好侄兒!”永慶看望向後者,不由自主地露出幾分慈光

天佑已經疾行兩步,到永慶面前,打了個千兒,道:“侄兒見過伯父。請伯父大安!”

永慶一把抄了他的胳膊,扶他起來。道:“安,安,十一就過了童子試,我這當伯父同旁人提起來。都覺得驕傲!世家子弟,能有我侄兒這般有出息的,又有幾人?”

天佑訕笑兩聲,道:“伯父,侄兒羞愧,今科下場,鄉試落第!”

經過父母的開導,天佑的眼界也寬了些,不再像過去那樣糾結功名。所以,提及落第之事,倒也坦然。

永慶拍著他的肩膀,道:“落第就落第,跟那些寒門士子搶功名。也沒什麼意思。那些科舉出身的官兒,而立之年,能考個進士,補個縣令,還算是順當的;你父親恩蔭出仕,如今已經是從二品京堂,不比他們舒坦的多;我們嶽軍門。也不是科舉出身,納捐雜出,現下誰又能小瞧?”

天佑心中,還是想要走科舉之路的。不為旁的。就為了給弟弟們做個表率。

他現下已經沒有早先的患得患失,經過這一次下場歷練,他也有所感悟。要想榜上有名,不僅四書五經要相熟,還要會做漆亮的八股。他這樣想,他也曉得永慶這番話,是在安慰自己。笑著道!“曉得了!”

永慶看著天佑,卻是越瞅越愛。

他想起自己的一雙兒女,女兒十五,兒子十一。

要不是先皇駕崩,長女英兒前年十三時,就應參加八旗選秀。早先十四阿哥有聯姻之意,想要為三子松映聘英兒為正室。

十四阿哥嫡子弘明,娶十四福晉胞兄、永慶堂兄布政使羅延泰長女為正室。

兩家親上加親,實沒有再聯姻的必要。十四阿哥說出這樣話,也是看好永慶,行拉攏之事。

畢竟以永慶的爵位與官職,他的女兒參加選秀,不可能指到太顯貴的人家;但是她又是郡主親孫女。有愛新覺羅家血統,不可能指為側室。多是宗室將軍,或者八旗勳爵人家次子嫡室。

永慶卻是不願高攀,他妹子就是指到宗室的,看著體面罷了。宗室人家規矩多,又重視子孫繁衍,嫡妻正室多是擺設。

他只說女兒小搪塞過去。在給曹顒的信中。特意請他幫忙,看能不能在下次選秀時請十六福晉幫襯,使英兒撂牌子。

原本他該求自己的妹子,可簡親王福晉能說上話的宮眷就是十四福晉。

十四福晉巴不得多從完顏家娶幾個媳婦,哪裡是會幫忙的?

雖說永慶開門立戶,正需要多結姻親,以壯人情交際。可是他卻不願意行此道,還是想要給女兒找個良善人家,尋個老實半份的女婿。

十四阿哥被拒絕,當時還微惱。覺得他不知好歹,正經疏遠了他不少。

沒想到這才兩年功夫,就發生了這麼多事。

他當初的拒絕,成了僥倖,可女兒及並,也當說親。

天佑被盯著臉上火辣辣的,訕笑著從旁邊拿起一個藍綢包袱 雙手送到永慶面前:“伯父,這是伯孃與英姐姐叫侄兒捎給伯父的。”

永慶接過來,心中嘆了口氣。道:“勞煩好侄兒了。”

要是他還在伯府,與曹家結親是門當戶對;如今開戶另居,自己晉升又艱難,兩家做親就不匹配。就算曹顒看在故交的面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