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上文傑還小小時,便打算要效仿父親經商,賺錢養活弟妹;還想要南下廣州尋父。身為長子,那孩子懂事得令人心疼。
沒想到,數年後,他還是以科舉晉身。
魏仁長吁了口氣,道:“文傑是個懂事的,文芳的嫁妝,都是他親自張羅。這孩子,也要強。原本功課不顯,使勁用功卻是成績平平。自打曉得親事有變後,就一門心思苦讀,硬是考了個舉人回來。老太太生前問過他,怨不怨。他說,不怨。反而高興。文芳性子綿,去姑姑家做媳婦,比去旁人家好。他考功名,不是為自己個兒,是為了弟弟妹妹往後做親時,不再生波瀾。”
說到最後,他已是紅了眼圈:“這樣好的孩子,卻逼著他與家族離心。是我這做伯父的無德,我對不起老五。他們兄弟想來北上,族人親戚都讓我攔著,想著他們都是舉人,往後有了前程能拉扯大家夥兒一把。我卻沒臉硬攔著,我曉得曹爺同我們老五交情好,少不得這幾個侄兒侄女往後就託付給曹爺。”
曹顒聽了,心裡也覺得堵得慌。半響方道:“他們就是我的親侄兒……只要有我在,總不會委屈了他們……”
蘭院,上房。
高太君拉著文薔的手,對李氏道:“瞧瞧這模樣,跟畫上的人似的。比五兒、香玉還俊。”
李氏笑道:“老太太喜歡,咱們就留姑娘住下,就擱在老太太院子裡。”
“我是巴不得,倒是怕悶出了姐兒……”高太君說著,轉頭對坐在凳子上的桂姨娘道:“難為你小將孩子們照看得好。哥兒們懂事。姐兒也端莊,”
她已聽李氏提過這幾個孩子的身世。曉得他們失了父母,跟著祖父母生活,打小由眼前這位二房姨娘照看。心中也就多了幾分憐惜。
桂妖娘起身道:“當不得老太君的誇,不過是盡婢子本份,今日既投奔了來,往後少爺與姑娘,還要求著老太君與太夫人多疼些……”
她這一站起答話,文傑、文志、文薔兄妹也跟著站起。
兄妹幾人對桂姨娘的敬重,無需言表。
李氏早先還對魏信將兒女託付給婢子出身的妾室照看心有微詞,現下見了桂姨娘。終於明白魏信信賴此女的緣故。
雖沒有紫晶長得好,可這說話行事卻有紫的的影子,是個穩當人。
見大家都起身,她忙對桂姨娘道:“快坐下說話,養恩大於生恩,你盡心拉扯他們一場,總會有你的福報!”
天佑坐在文傑、文志兄弟下首陪客,目光沒有望向高太君身邊的小小美人文薔,而是望了桂姨娘好幾眼。
李氏問了文傑、文志的功課,聽說他們兩個都中舉,少不得又誇了一遭。天佑想到自己身上,神情訕訕。收回目光,老老實實地陪坐。
初瑜這邊,已經使人預備了表禮。而後使人請天慧、長生、妞妞過來。與客人們相見。恒生與左住兄弟還沒回來,暫時不得見。
聽天佑稱呼妞妞為“姑姑”,文傑、文志少不得要行了晚輩禮。
妞妞平素在府中。向來都是長一輩的,如今雖見了外姓男。倒是也不覺什麼。文傑、文志兩個見她年幼。多少帶了幾分尷尬。
他們兄弟兩個年歲大些,不好在內宅久留,與眾人見過,便隨著天佑去了前院。
看到美貌可人的文薔,妞妞、天慧都很喜歡;就連長生,也有些移不開眼。
妞妞聽說要留客,就請文薔於自己同住,幾個小姑娘唧唧咋咋,不一會兒便熟捻了……
曹府的小十二釵都露面,嘎嘎,得空編個群芳譜。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知足者
對於魏家三兄妹中,初瑜最看重的。不是小美人文薔。而是小舉人文傑。
晚上安置時,她便不吝言辭地誇起文傑來:“爺,文傑這孩子不錯,感恩知禮不說,待兄妹也友愛小大人似的,有點像爺少年時的模樣。”
曹顒也比較喜歡文傑,以並不聰慧的資質能得中舉人,若沒有用心苦讀,不會有此成就。
以他的年歲,心智如此堅忍,實是不易。
不管是出仕,還是習經營之道。只耍他拿出這份韌性,總會有出頭之日。
“魏五小時候,可是富貴嬌兒。哪裡吃過半點苦。這幾個孩子,卻是寄人籬下,受了不少苦楚,不過也好,梅花香自苦寒來,瞧著他們的樣子。往後都錯不了曹顒想起失蹤數年的魏信,還是不願相信他已故去,情緒有些低沉。
少年時最惡讀書的魏信,要是知道自己長子中了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