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十六阿哥是你家的常客。若是李氏真有心為李家求情,豈會沒有法子?”
她向來傲氣,丈夫死後,說話更無顧及。
聽初瑜維護婆母,她先前壓抑的不忿。又湧了出來,語氣就帶了幾分不客氣。
初瑜是晚輩,雖惱她的失禮。也不好與她拌嘴。
七福晉見初瑜為難,挑眉道:“弟妹,還請慎言!就算你心裡不痛快,也沒有當著你侄女唸叨親家老太太不是的道理。若是有一言半語傳出去,外頭還以為是我們大格格不敬家姑
八福晉曉得自己失言,訕訕道:“我又不是成心的,還不是為李家的事著急。不管曹家太夫人身份如何尊貴,明面上還是李家出來的姑奶奶。這個時候,她不幫李家,誰幫李家?。
關於李家的事,七福晉只是聽說兩句,因此含糊著勸道:“弟妹既曉得這個道理,就該知道這個時候,心裡最難過的還是親家老太太。若不是擔心李家,她也不會說病就病了這許久。既是關係到朝廷的事,就不是咱們女人當問的。弟妹也放寬心,你不過是心疼女兒女婿。侄女婿還在讀書,祖父辦差不利,怎麼也不會牽扯到孫子頭上。”
八福晉聽了,哪裡放心得下。嘟囔道:“皇上要殺雞駭猴,這李煦的罪名能輕了?若是無人周旋,牽連到子孫頭上也不稀奇。”
七福晉道:“既是曉得皇上的意思,弟妹還要出面張羅,豈不是火上澆油?”
八福晉聞言,頓時無語。
這些厲害關係,她豈能不知。只是因牽掛養女,到底還是“不忍心”才無法袖手旁觀。
初瑜見兩人說到這裡,也跟著說道:“是啊,八嬸,我們老太太不敢輕動,也是顧及此處。皇上正對李家憋著火,這個時候實不宜橫生枝節。李家有嬸子的女兒、女婿,也有我們老太太的侄子侄孫子。誰會不拉扯一把呢?”
八福晉被她們母女說得洩了氣,不復之前的理直氣壯,道:“如此,就真要走一步、看一步了!”
她有些沮喪,沒有心情閒話家常。
七福晉見狀,便告了個罪,攜初瑜一道出了郡王府。
“難得你出來一趟,跟我家裡去坐坐。”七福晉攜初瑜的手。道:“昨兒宮裡召了我帶你七妹妹進宮,想來不久,就有指婚的旨意。”
說話間,她拉著初瑜,上了她的車架。
“七妹妹明年才及並,現下議婚太早了吧?”初瑜想起自己這個異母妹妹,自己出閣前才出生,比妞妞才大一歲,道。
“不早了,你當年也是十四歲指的婚。今年選定人家,明年出嫁,正是好年紀。現下皇上看重你阿瑪,只盼著七格格有福氣,指個京城的勳爵子弟,省得到蒙古吃苦。”七福晉道。
自打五格格出嫁後,七福晉身邊寂默。就帶了七格格在身邊教養,所以對這個庶女,也有幾分真心。
初瑜想著自己出嫁的姊妹三人,兩人留京,比照其他王府,已經幸運太多。七格格要是也留在京裡,那就是無上恩典了”
馬車剛進東江米巷,就見有管事迎上來,隔著簾子道:“福晉主子,宮裡來人了,王爺讓奴才來迎福晉回府
七福晉聽了,心中驚詫,轉頭對初瑜道:“莫非是七格格指婚的旨意下來了,怎麼這麼快,”
王府前廳,陳福不見七福晉,笑著對七阿哥,道:“要不,王爺先接旨?。
七阿哥道:“如此也好。”隨即,就帶著幾個兒子跪接旨意。
陳福正色宣旨:“封和碩淳親王允佑女為郡主,婿三等公年羹堯子年熙為和碩額駙,欽此!”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勢同水火
待七福晉與初瑜兩個乘坐馬車到二門外下車。雙雙斟到時。陳福已經宣完聖旨走了。
七阿哥的臉上不見喜色,使得弘曙兄弟幾個也都惴惴不安。
將眾人都打發下去,弘曙方低聲問道:“阿瑪可是覺得年家太招搖了?”
父子多年,對於七阿哥謹慎處世的性子,他這個長子也心知肚明。
年家是外戚,又是正當紅的顯貴。與他們家結親,不用送女兒去蒙古吃沙子,擱在其他王府,多半是覺得歡喜。
然而,七阿哥行事向來低調,倒未必樂意結這門親。
七阿哥抬起頭,將四個字擱在肚子裡,沒有說出來,那就是“盛極必衰
五格格的婆家,也是滿州勳爵,公爹早年為封疆大吏,現下又如何?越是惹眼的人家,起伏越大,家族興衰,只是帝王喜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