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耳聞。皇父下旨意宮妃前往探病”都是點年老的,二阿哥的淫靡可見一斑。
二福半想將兩位格格送出來。約摸是怕格格們耳濡目染,壞了規矩。
他沉默了半晌,道: ‘不是說瘋病麼?怎麼調治?”
,不過是被唬的,他們圈在裡面,戰戰鼓兢的,孩子也跟著遭罪。可憐三格格,最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四福晉說道這裡,不禁紅了眼圈,道:‘爺,不看僧面看佛面。
念在二嫂的情分上,怎麼也不能不管啊。”
四阿哥沉思了一會兒,道:“嗯。我明兒就給皇阿瑪寫摺子。三格格需要療養,六格格也到了學規矩的時候,接出來也好。”
四福晉聽了大喜。道:“如此正好。倘若能早日將三格格的病治好,二嫂九泉之下也能閉眼。。。。”
第十一卷 定風波 第七百九十八章 立秋
曹顒到清朝十幾年,抄家的事聽過多遭。親眼所見的卻是有數。
七月中,他真真見識到了‘妻女入官,是什麼意思。正月裡涉及到的“復立太子”案,涉案男子或斬或流外,婦孺盡數交內務府。
按照規矩。罪臣家屬不準進紫禁城等要低,只能在宮外苦差行走。
婦女執苦役,待嫁女兒配給管領內貧困無妻著,十三歲以下女孩,三歲以下男孩交由內務府管領養育成*人後當差。
堂堂的侍郎府邸。轉眼間煙消雲散。
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淳郡王府這邊弘曙滿心歡喜。
因為,朱家婦孺女眷沒有交到內務府手中,而是由御筆親批,平均分賞給弘曙與恆親王府長子弘昇。
如此一來,就算沒有正式冊封親王世子與郡王長子,康熙跟前已經預設了他們的身份。
一下子多了幾個口人,弘曙院子裡哪放得下?孝敬嫡母兩個丫頭。孝敬生母兩個僕婦,送給弟弟兩個小廝。
就連初瑜回趟孃家,也獲贈了兩個小丫頭,是朱都納的兩個外別孫女。姐姐九歲。叫雲英,妹妹七歲。叫彩英。
到底是官宦人家出來的,規規矩矩的,看著可人疼。
初瑜的意思。是想讓喜彩調理調理這兩個了頭,而後放在天佑與恒生身邊侍候。烏恩同小核桃都到了該嫁人的年紀,兒子身邊總要有幾個丫頭跟著。
曹顒聽了道:“這點的年紀,哪裡是能侍候人的?”
再說,他也不想兒子們生在丫鬟堆裡,染著胭脂味。現下孩子們小。沒什麼。按照曹顒的想法,等到天佑、恒生十歲後,就將他們遷到前院住。
曹顒想起紫晶的身份,對初瑜道‘別在紫晶跟前提她們兩個的出身”
紫晶當年也是罪臣家眷,同這兩個孩子的經歷差不多。
初瑜點頭道:“不勞額駙吩咐,我自曉得。要不然的話,就直接領到葵院了”
雲英與彩英兩個,最後還是沒有去葵院,而是跟在天慧身邊侍候。
說是侍候,不過是添兩個玩伴罷了。
曹家本不缺下人,曹寅父子兩個也頗為敬佩朱氏父子的風骨,自不會折辱他的子孫。
因這兩個女奴的到來,曹顒心中頗為觸動。要是歷史沒有改變,曹家、李家也少不得抄家籍沒的下場。
如此一來,繼續置辦祭田的想法越來越明確。
他祖父母的墳塋地在豐潤,附近的土地都在曹氏宗族名下。要不高價收購曹氏族人手中的土地;要麼就要遷墳,另置墳塋地。兩種方案。二選一。
曹顒不願跟那邊族人牽扯太多,人情最是麻煩。他原以為父親不會同意遷墳,沒想到曹寅竟然同意了。
瞧他的意思,不僅想要將父母墳塋遷過來,還打算給自己修墓。為了這個,曹寅專門請了個風水師侍,在昌平與海淀兩處擇地”最後選定了海淀一塊好地,也算是上風上水。
這遷墳之事,不僅涉及到長房,還有二房。因為曹荃死後,也葬在豐潤。曹璽墳塋旁邊。所以,曹寅使人將二房諸人叫來商議。
兆佳氏沒有說什麼,只說聽兒子們的,曹頌兄弟幾個都是贊成遷墳的,若是將祖父與父親墳塋遷到京郊,往後拜祭也便宜。
按照曹寅之意。是想要親自去趟豐潤。道路迢迢,曹荃怎麼忍心老父奔波?
他將手頭的差事料理完畢,想著要不要替父親跑趟豐潤,沒想到貴客上門。那就是延遲進京數月的曹家七老太爺。
七老太爺輩分雖高,實際上同曹寅差不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