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孩子們親事,曹顒與初瑜對視一眼,都笑了。
實沒想到,感覺還是丁點兒大的孩子,這一轉眼就成半大小子。
“額駙實是過濾了,天佑與李家表侄女差著身份,怎麼也搭不到一塊兒去。”初瑜笑著說道。
就算真要“親上加親”,也輪不到李家。
弘倬每次見了天佑,都說要天佑做女婿,那才是初瑜的親侄女。
“不是名分,是怕孩子們不懂事,常在一處,難免生出感情來。”曹顒往炕上一躺,腦子裡是知曉的紅樓劇情,自己也跟著笑了。
這天佑與寶玉天差地別去,要是天佑敢不好好讀書,整日跟丫鬟廝混,那自己早就家法侍候,香玉雖長得好些,算是個漂亮丫頭,但是也沒有黛玉“絳珠仙子”的脫俗芳姿。
而且天佑因小時候是祖父親自教養,最是規矩守禮,自己有些操心過了。
早年看《紅樓夢》時,曹顒還覺得賈政動不動就訓斥寶玉,還要打板子,不是個東西。如今自己當爹了,才理解賈政為父之心……。
次日一早,李氏與初瑜婆媳兩個,乘馬車到李宅,探望高太君。
李氏的意思,還是想先接高太君過去。這眼看就是端午節,好不容易母女團圓,也不好分兩處過節。
高太君耐不住她央磨,最後還是點了點頭,答應先歇兩日,在端午節之前搬過去。
聽說她帶了不少用慣的舊物,李氏芙著說道:“母親真是的,您的外孫媳婦兒早早就使人收拾好屋子了,糊了牆紙,換了新傢俱,連衣裳都給預備出好些套,哪裡還需要母親帶什麼過去?”
高太君聞言,點了點頭,對初瑜道:“外孫媳婦兒受累了。”
初瑜道:“都是孫媳當做的,老太君能來,就是成全晚輩們的孝心了。
其實,依照高太君的意思,也是不想將李家的舊物帶進曹府的。依她的意思,自己是到曹府客居,帶著日常家用器皿物件什麼的,就顯得多事。
聽了李氏婆媳的話,正合她心意。
等李氏婆媳走了,她就使人將行禮整理出來,用不上的東西,叫人整理成冊,交由大管家入庫;用的上的,就挑出幾件,擺設在這邊屋子裡,算是留個念想兒。
只有香玉的東西,都是穿戴之物,高太君沒有使人碰,直接使人先送到曹府。
五月初三,曹顒帶著天佑、恒生兩個過來,接了高太君與香玉進曹府。
高太君就安置在芍院上房,香玉的屋子是西廂三間,東廂三間,做下人屋子。另有耳房兩間,一間做小廚房,一間裝雜物。
隨著高太君進府的下人,總共有四個,有一個燕嬤嬤,慣在高太君身邊侍候的;有香玉的保姆錢四家的,還有兩個丫頭,是姊妹倆,大的叫金珠,小的叫銀珠,是燕嬤嬤的孫女。
李氏見狀,怕高太君身邊人不夠,又叫初瑜挑兩個妥當的婆子,添幾個小丫頭過去。
高太君卻是清淨慣了的,不耐煩人多,只留下一個婆子、兩個小丫頭。
至此,高太君在曹府安頓下來。
不說旁人,就是東府,還有曹家幾位出閣的姑奶奶處,得了訊息,相繼過府,帶孩子們來給高太君請安。
一時間,芍院添了不少喧囂。
看著侄重外孫子孫禮時,高太君想起重侄孫李誠。
聽李煦的意思,已經同故友說定了李誠的親事,若是沒有文太君的喪事,本是要今年下聘的……
八阿哥府,偏廳。
李煦侯了半晌,有些忐忑。八阿哥已經病逝多年,八阿哥府門廳冷清,這偏廳裡的傢俱都顯得有些陳舊,看著是多年沒拾掇。
想到何家女兒早年養在八福晉身邊,李煦對於八福晉請自己來的用意,也就多了幾分明瞭……
第十二卷 奉天運 第九百章 插手
李煦料想的不錯,八福晉確實為養女何晚晴的親事而來。
自八阿哥病故後,晚晴就留在貝勒府這邊陪著養母度日。八福晉本是剛烈的女子 早先為了丈夫有所收斂才將養女送歸何家。
如今八阿哥病故她也沒心思討好康熙,自是諸事隨心。
卻是同過去的心高氣傲不同,經歷大變,她的心境早已不同。
要說不後悔是假的,午夜輾轉無眠之時,她不止一次地想過若是能從頭再來,她一定勸阻丈夫,不讓丈夫惦記那個位置,夫妻兩個安安樂樂地過一輩子。
只是這些上沒有後悔藥,說什麼都